而且,李财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公孙瓒肯定不能在幽州长治久安,不如将合作的对象直接转向乌桓人来的实在。而且,乌桓人对这些兵器、战甲、精盐都很满意,如果运送过去,会供不应求。
张彦不管是和谁合作,只要能够运来马匹就行。对于公孙瓒的下场,张彦根本不关心,反正公孙瓒会被袁绍围困致死。
他感兴趣的是马匹,所以,张彦便对李财说道:“我现在就正式任命你为我的外贸使者,与乌桓人进行贸易一事,就由你全权负责,需要多少钱,多少随行的人,你只管说出来便是了!只要能满足你的,我一定会满足你的!”
“启禀大人,我不要钱,只要人,而且,越多越好,还必须得水性好。除此之外,我还需要三十艘大船,越大越好。”李财道。
“只有这些吗?”张彦问道。
李财笑道:“当然,还需要精盐、钢剑、钢甲这些东西做为商品。大人,你需要多少匹战马?”
“越多越好!”
李财道:“那装载的物资越多,我运回的马匹就越多,这次就请大人看我李财的吧!”
张彦喜笑颜开,基本上,都满足了李财的条件,给了他三十艘“大船”。
“这……这船也太小了吧?有没有更大一点的?”李财见到张彦给提供的三十艘船后,便汗颜道,“这些船平时渡江、渡河还行,到了大海中,简直不值得一提,万余遇到飓风天气,一个巨浪过来,这些船就得全部沉入海底。所以,我需要更大的船,专门在海上行驶的海船!”
于是,张彦便给糜竺下达了命令,让糜竺从海边购进三十条海船,以朐县为出海港口,将打造完成的战甲、兵器全部运送到朐县,并从当地采购一批精制的食盐,都如数装载到海船上。
除此之外,张彦更是派遣太史慈带领两千名水性俱佳的士兵,前去护送李财,完成此项任务。
张彦此时此刻,仿佛已经看到了源源不断的战马涌入徐州的壮观场面……
第180章 五千匹马
张彦的命令下达之后,糜竺很快便完成了准备工作,一千副精钢打造而成的战甲,一千柄精钢锻造而成的锋利宝剑,再加上一万石精盐,全部在三天之内装载到了货船上。
为此,张彦还亲自跑到朐县,为李财、太史慈等人送行,三十条海船,于腊月十四正式出海,预计五天后抵达辽西,半个月后重新返回朐县海港,届时,刚好赶上过年,也算是双喜临门。
自从李财、太史慈等人走后,张彦每天都在为此担忧,但是海上不比陆地,陆地上还能设置斥候去打探消息,海上只能静等。
糜竺深知张彦的担心,便安慰的说道:“放心吧主公,李财很有经商的头脑,而且贩卖马匹多年,那些乌桓人早就跟他混的熟络了,此行一定会带回大量马匹的。”
张彦听了糜竺的劝慰,也稍微的安心了许多,于是便暂时回到彭城,等待消息,并嘱咐糜竺,一旦有消息了,就一定第一时间通知他。
回到彭城后,张彦的那颗悬着的心,始终没有掉落下来,毕竟与李财进行贸易的是乌桓人,乌桓人是胡人,最不讲信用了,而且反复无常,他真担心乌桓人会跟李财、太史慈他们翻脸,一旦到了那个时候,太史慈他们肯定会吃亏的。
自徐州展开一系列抵抗张彦所颁布的各项法令被镇压后,张彦所管辖的其余地方境内都死一般的沉静。
青州、兖州都和徐州一样,也是四战之地,从黄巾起义。一直到现在。境内一直是征战不休。连年的征战,给青州、兖州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世家大族大部分能迁徙他处的就迁徙到别的地方去了,青壮的男丁,也大多被征入军队,死的死,伤的伤,可以说。兖州、青州境内,已经被战争搞的疲惫了,大家都厌烦战争,希望得到一个太平的天下。
正因为如此,青州、兖州才没有反抗,反正统治者是谁都不重要,能够让他们平安、宁静的过上好日子,这才是最重要的。何况,张彦所颁布的各项法令,都是针对广大的穷苦大众的。多多少少有抑制世族门阀的作用。
张彦虽然还是那个张彦,但张彦的思想早已经超越了这个时代。他熟知历史,知道历史的发展进城,东汉末年分三国,西晋统一后,便是五胡乱华,然后是南北朝,直到隋朝,才再次统一起来。
在这长达数百年的分裂过程中,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世族门阀不断的发展、壮大,最后到能够左右整个国家,这种发展是恐怖的。随着九品中正制的诞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越来越严重。久而久之,官吏的选拔权就被世家大族所垄断,到了隋代,随著门阀制度的衰落,此制终被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