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蝉对于张彦的安排,没有一点怨言,毕竟她一直在给人做妾,所以早已经习惯了这一切。
张彦将貂蝉安顿好后,这才回到了州牧府,然后召集陈群、陈珪、张纮、张昭等人,开始商议兖州战后重建的事情。
谁知,张彦刚一回到州牧府,陈群、张昭便一起找了过来,两个人都是一脸的紧张,一见到张彦,便立刻行礼道:“参见主公!”
张彦道:“免礼。两位大人神色如此匆忙,是不是出什么事情了?”
陈群急忙说道:“主公,豫州刺史郭贡,率军袭击谯县,校尉王波率军进行抵抗,然而却被郭贡伏击,王波也被其斩杀。残兵败回谯县,许褚之兄许定招募义勇,与我军共同守卫谯县……”
张昭插话道:“不仅如此,陈登率领周泰,蒋钦二人带兵三千渡江到曲阿,帮助刘繇对抗孙策,但孙策因有周瑜为辅,接连攻克牛渚、石城、丹阳三地,陈登抵达后,与刘繇联军抗敌,结果挡不住,节节败退,目前驻守秣陵,与孙策形成对峙。陈登也因此寄回了一封信,请主公过目。”
说完,张昭立刻掏出了一封信,递到了张彦的面前。
第156章 两种战略
张彦从张昭手中接过陈登所写的书信,匆匆看了一番。
但见陈登在信中写道:“明公见字如晤,登,自从奉明公之令南渡协助刘繇以来,已有半月有余。现将这半月在江东的所见所闻据实相告,明公看后,还请早日定夺。扬州刺史刘繇,虽有治理地方之才,却无统兵御将之术,而袁术之将孙策则骁勇善战,周瑜、吕范、孙静、朱治等人为其出谋划策,程普、韩当、黄盖、孙贲、孙河等人为其爪牙,自渡江以来,接连取得胜利,名声大声。江东一带的仁人志士,多数慕名相投,沿途又不断的招兵买马,实力大增,大有席卷江东之势。刘繇不能用人,以至于丹阳、会稽、吴,三郡之地的人才都思得明主,若孙策击败刘繇,再平定其他各地,一旦占据江东,便再难与之争锋,而且也会成为我军的心腹大患。登以为,徐州乃是四战之地,毫无天险、关隘可守,只有四处出击,以战养战,才是上善之策。江东人杰地灵之地,与其让孙策占据,不如明公自取。此时刘繇窘迫,明公可以援军为名,率军渡江,击退孙策之后,便可一并将刘繇吞没。明公若得江东,以吴越之众,兼有徐州、青州、兖州之地,足可问鼎中原,争雄于天下。登之言,句句肺腑,还望明公早日定夺!”
看完这封信后,张彦的心情澎湃不已,对陈登的战略眼光,也十分佩服。
张昭见张彦看完书信后的表情,便好奇的问道:“主公。信中都说些什么?是否让主公派遣救兵?”
张彦于是将书信递给了张昭。缓缓的道:“你们先各自看看。”
张昭接过书信。先匆匆看了一番,然后又交给了陈群,陈群浏览完毕,这才对张彦说道:“不知道主公当如何回应陈元龙之信?”
张彦没有回答,而是让人去把张纮、陈珪叫来,准备商议大事。
张纮、陈珪来到大厅后,张彦便让陈群、张昭把现在的情况说给张纮、陈珪二人听。
陈珪认为,豫州刺史郭贡进攻谯县一事是件小事。随便派遣一员将领前去击退郭贡便可。不过,他却十分同意儿子陈登的提议,认为此时以帮助刘繇为由,出兵到江东是最佳的时机,也赞同陈登占据江东,使其与徐州连成一片的宏伟战略构建。
同样赞同陈登这个建议的还有张昭、张纮二人,张昭、张纮都认为江东是块宝地,建议张彦尽早取之。
张彦听完陈珪、张昭、张纮三人的话后,见陈群一直没有发言,便问道:“长文。你是什么意见?”
陈群回答道:“启禀主公,属下的看法完全与几位大人不同……”
张彦有些意外。道:“哦,不妨说来听听。”
陈群“喏”了一声,缓缓的道:“这几个月来,由于我军的连番征战,钱粮耗费甚巨。今年又因为大旱,使得徐州粮食欠收,其余各地也都闹起了饥荒,为了救济灾民,主公已经拿出许多粮食进行救治。而如今,我军刚刚击败曹操占有兖州,兖州残破,又正是需要用钱、用粮的时候,若再兴刀兵,争夺江东,只怕钱粮上会有所不济……”
听到这里,张彦便立刻打断了陈群的话,问道:“我从陶使君手中接过徐州之时,让人做了一番统计,粮仓里的粮食都能溢出来,而府库的钱更是数以亿计,当时我曾经让糜竺做过估算,就算我军什么也不干,光这些家底,就够我军吃用三年之久,怎么才短短数月,你就说钱粮上有所不济了?”
陈群不仅仅是彭城太守,更是张彦帐下主管粮草的得力助手,糜竺管钱,陈群管粮,两个人相辅相成,所以多有书信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