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张彦一口答应,在第二天平明时分,与高顺等人分开。
分开之后,张彦的军队走的更加迅速了,一路上马不停歇,不眠不休,经过两天一夜的狂奔,终于回到了昌邑。
回到昌邑后,张彦立刻下令增兵兖州,让陈群带领一万军队,前往亢父,将兵马交给于禁指挥,先扼守住从兖州通向徐州的必经之地。之后,又令泰山太守诸葛瑾、青州刺史臧霸分别做好防御,紧守关隘。
而张彦则驻守昌邑,做好充分的防御,并且随时关注曹操、袁绍两军的动向。
说来也奇怪,一连几天过去了,曹操、袁绍竟然没有一点动静,就连驻守寿张的文丑,也是按兵不动,这不免让张彦有了一丝疑惑。
按理来说,曹操、袁绍应该乘胜追击,驱使大军兵临城下,然后一口气吞掉吕布和张彦才对。
但不知道为什么,直到现在,两军还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似乎袁绍的到来,就只是单纯的为了解除曹操的危机而已?
张彦不得而知,只能不断的派遣斥候打探,而且并不放松一丝一毫的警惕。
与此同时,濮阳城,曹操的房间里,荀彧、荀攸、郭嘉、程昱都环坐在曹操的身边,每个人的脸上都笼着一层阴云。
曹操更是紧皱着眉头,一筹莫展。
袁绍率领大军抵达濮阳已经好几天了,但却始终不提进兵的事情,每日与部下在城中欢饮,五万大军更是将濮阳城围的水泄不通,整个濮阳城,仿佛已经变成了他的领地,颇有一种鸠占鹊巢的感觉。
对于袁绍提出的条件,曹操想了许久,一直未敢轻易答应,今日更是将荀彧、荀攸、郭嘉、程昱聚集到自己的房间里,准备再商谈一下此事。
房间里静悄悄的,死一般的沉寂,除了几个人的呼吸声,什么也听不见。但几个人的脑子里,却忙碌不已,都在不停地思考着,该怎么答复袁绍提出的条件。
良久,曹操终于开口了,朗声说道:“诸位都是我的智囊,对于袁绍提出的条件,不知道你们有什么意见?”
第129章 割让七县
曹操虽然与袁绍联合抗敌,但袁绍也不是无条件相助的,除了找张彦报仇之外,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就是想让曹操成为他的藩属。
袁绍虽然抵达了濮阳,但却一直按兵不动。
为此,曹操专门去找袁绍,希望袁绍能够与他一起,共同攻击吕布、张彦。
不过,袁绍却在此时提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想让曹操将东郡治下,位于黄河以北的顿丘、卫国、发干、东武阳、博平、聊城、阳平等七个县,全部割让给他。
曹操的房间里,荀彧、荀攸、郭嘉、程昱都面面相觑了一番,他们也都从曹操那里得知了袁绍提出来的条件,都在思考该怎么应对。
程昱首先说道:“袁绍这样做,与强盗有什么分别?如今我军在兖州只有东郡,袁绍明知我军的情况,却还要这样做,无疑是落井下石。当初他先派使者过来,要让主公将家人全部送到邺城,如今又提出这样的一个条件,如此咄咄相逼,是可忍孰不可忍!”
程昱性格刚烈,前次阻止了曹操将家人送往邺城的想法,这次听到袁绍又提出如此无礼的要求,更加气愤,当即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主公,我还是那句话,兖州虽然残破,但至少我军还有万余将士,而且我等也都会竭尽全力的为主公出谋划策。兖州各郡国也都是为求自保才投降敌军的,其心还在主公身上。如果主公自甘堕落,甘愿成为袁绍的藩属,又割地求其出兵,此举若传了出去,定然会惹得天下耻笑,更会有损主公名声。”程昱话匣子一打开,再也关不住了,不说完,他是绝对不会罢休的。
程昱已经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曹操也听的明白,但他还是忧心忡忡,当即说道:“张彦与吕布联手,已经让我军难以应付,若再得罪袁绍,无疑是雪上加霜。我与袁绍从小相识,知道他的为人,他如果真的想落井下石的话,早已经趁机把我消灭掉了。也正是因为我与他旧时知己,他才他先派遣文丑在苍亭伏击了于禁,接着又亲率五万大军到此,如果换做旁人,袁绍根本不会搭理。何况袁绍兵多将广,这是不争的事实,如果能够借用他的力量消灭掉吕布,并且击退张彦,以区区七县之地换取我大片兖州之城池,孰重孰轻,我想诸位比我还要清楚。如果我只是担心怕被天下人耻笑,怕名声受损,而放弃这个大好的良机的话,那我曹操无疑是这天地之间的一个大傻子!”
荀彧听了曹操的这一席话,当即拱手说道:“主公能屈能伸,实在令文若佩服。我以为,如果袁绍真的想要那七县之地,就算主公不给,以袁绍的实力,想要用武力夺取,也是易如反掌。既然袁绍已经看中了那片土地,那不妨就暂且送给袁绍,只要袁绍能帮助主公消灭吕布,击退张彦,重新恢复主公在兖州的统治,那七县之地,就显得无足轻重了。让袁绍与吕布、张彦作战,我军只管坐收渔翁之利,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