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页(1 / 2)

“哦,是位什么样的人?”千原凛人马上问道。

他想找个非职业组的,也就是一线警察了解情况,可不想找个坐办公室的职业组官僚。

和电视台会分制作人和普通工作人员一样,警察系统中按甲等公务员标准考入的是职业组,这些人是未来的警视厅官僚,很少接触实际业务,而按乙等及以下标准考入的非职业组,这些才是参与案件的骨干力量,也就是吏了。

在日本,身份上的差别就决定了地位上的高低,穷尽一生也难以改变,比如从来没有非职业组的警察坐到过警视总监的位子上,而千原凛人现在就很想取得身份上的突破——如果他是公认的“国民教师”,锅岛明就不会只是嘴上客套,但实际等着他们上门了,而是接到村上伊织电话的那一刻,就滚着下楼去等着。

这里面的意味十分难言,只能说特殊国情民风。

锅岛明日常就是和警察打交道的,自然知道千原凛人的意思,笑道:“是个一直升不了职的老家伙,不过现场经验很丰富,只要是警察能知道的事,他就能知道,放心好了。”

千原凛人确实放心了,很快就被锅岛明带到了咖啡厅,就在警视厅大楼的十一楼——警察机构中夹有餐厅也就算了,还夹有咖啡厅,这真是太出乎意料了。

等他们坐好后,锅岛明很豪爽的请了客,帮他们点了咖啡和蛋糕,反正他在这里是“记账”的,又不用他掏钱,然后马上去柜台那儿打了个电话,叫上来一位四十多岁的便装警察。

锅岛明守着千原、村上这两个同行瞧不起警察,但真见了面很亲热,帮双方做了介绍,然后他的任务就完成了,坐在一边笑眯眯喝咖啡,而这名警察叫做岛津隼斗,大热天穿着西装打着领带一丝不苟,脸上法令纹很深,眼神也有些阴鸷。

他问清了千原凛人的来意后,颇有些疑惑:“你们要拍一部关于法医的电视剧?”

他基本不看电视剧的,也不关注这方面的新闻,不认识千原凛人,也不明白法医能拍出什么花巧——一千个人里面也未必有一个人见过解剖的场面,拍出来能把观众吓尿了吧?

“是的。”千原凛人微笑道:“所以想拜托岛津刑事说一说关于法医的事……您日常接触的多吗?”

岛津隼斗微微沉吟了片刻,感觉这种事没什么好隐瞒的,直接摇头道:“接触不多,我在当县警时,全县只有一名法医,如果同一天需要做两次‘检视’,我们就需要带着遗体赶去邻县,县警们都管这个叫‘跨县检视’。”

千原凛人又没听懂,有些事就是隔行如隔山。他掏出了小本子,客气问道:“您能详细说说吗?”

“可以。”岛津隼斗喝了口咖啡,他不喜欢记者,但也不想得罪记者,在警察眼里,记者就是狗,这狗天天汪汪叫,但要上去打它,它就会咬人,咬人还没办法打死它,所以只能哄着它,没事丢块骨头给它啃啃,让它少叫两声就可以了。

他现在就当在扔骨头,很配合,马上就给千原凛人说起了详细情况。

解剖大致分两种,一种是病理解剖,这个是医生才会关心的事,岛津隼斗了解不多;另一种就是法医解剖,而这种又再分成两种:司法解剖和行政解剖。

如果能直接确定是他杀,又因为破案需要,不得不解剖的这种情况,是司法解剖,这种基本是强制性的,由像是“科学搜查研究所”、“搜查支援分析中心”这种警察内的部门负责,费用国家负担。

如果看起来不是他杀,要不要解剖就得看家属有没有要求了,这种被称为行政解剖,由拥有法医资质的医生负责(不是所有医生解剖都有法律效力的,哪怕他能解剖),这种被称为“监察医”,挂牌的,方便死者家属去找人,但费用政府不管,要死者家属自行承担,很贵。

不,是超级贵。

至于“检视”这个词的意思是指,有时候凭警察的肉眼以及鉴识课勘察现场,很难判断死者到底是不是他杀,像又不太像,这时候根据日本的刑事讼诉法,就得由警察和法医来共同判断要不要立案,要不要投入警力这种公共资源来追查,但法医太少,所以有时一天案件太多了,警察就得拉着遗体四处去找法医,也就有了那个名词——跨县检视。

本县法医忙着呢,没办法,去隔壁县找找吧!

千原凛人把这些都速记了下来,感觉两个世界果然非常像,这边的日本也是一样的尿性,马上又问道:“您说的‘监察医’制度,推广得怎么样?申请为亲属尸检的人多吗?”

岛津隼斗摇了摇头:“只在东京、阪神地区推广的好一点,越偏远的地方法医越少,最多警察本部养上那么一两个。”

“法医的收入怎么样?”

“新人三十万円左右,资深的四五十万円左右,比普通警员略高一些,还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