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2页(1 / 2)

“听说工行的林行长约宁总明天下午喝茶,你觉得会不会有其它机会的可能?”

“不好说,不过九成可能没有任何可能,毕竟对方是有备而来,而且,我听说可能下周张伟的羁押就会解除。”

“但,我也还是认同一些判断的,很多人都只看到宁总的年轻气盛,就没想过为什么他这么年纪轻轻就能接管天远吗?

据判断,宁总实际年龄绝对没超过25岁。”

“这么看来的话,好像有很多判断失误了。”

“所以,这才是为什么大家在经过了一番讨论后,今天会支持一种可以说是很荒唐的决定,由公司接管债务融资合约。”

“本质上来说,这种做法,其实是相当于放弃了债务融资的本质,这个业务的核心意义其实已经变了。”

“……”

交流停顿了稍许。

“你的意思是,一条路走到底?”

“你难道不是?”

“……”

类似的交流在不同高管之间发生,无非就是更清晰的判断形式,交流各自的意见看法。

当然……

最后的结论是有所不同的。

比如。

“你问我,我也不瞒你,我向来是个比较习惯保守的人,所以我的看法是先观望,想来结果不会让我们等太久。”

“……行,那我也跟着观望一二,不管是什么样的结果,其实都对我们产生不了太大的影响。”

“尤其是我个人的感觉,这位宁总似乎不是很热衷于调整公司的人事架构,将人事权限收束再分配。”

“……”

再比如。

“其实事情的结果已经是可以预料得到了,缺口7个亿的资金,李伟鑫委婉的试探已经全部失败了,我听说这位宁总甚至不打算管太多。”

“毕竟仔细想想也知道,他的身份简单不了,实在不行,拍拍屁股走就行,到时候,哭的就是我们了。”

“不瞒你说,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我已经准备了随时走人的准备。”

“骑驴找马?”

“咱们经历职场风云这么长时间,还需要骑驴找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