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页(1 / 2)

霹雳车投掷的巨石杀伤力有限,可是对于曹军的士气却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打击。一轮抛射过去,曹军已然没人敢在城头上把守了。若不是南烨手下留情,不愿意多伤百姓,巨石就会砸入城中,给曹军带来更大的打击。

南烨有了霹雳车助阵,也不急于命士卒攻城,只是让士卒四处采集巨石,当作霹雳车的弹药。对于南烨来说每一个交州士卒都十分宝贵,能用石头解决的问题绝不用人命来填。纵然需要多花费一些时间,南烨也认了。

一连数日的巨石轰击令冀城东面城墙出现了好几处塌陷,城门也被完全毁坏。韦康不得不命人用巨石将东城门封死,以免南烨领兵入城。此时冀城东门里的百姓已然全部搬离,东门之上也不再驻军,就由着南烨狂轰乱炸。

庞统观察数日,见城头无兵便劝南烨道:“曹军士气低落人人胆寒不敢上城,国师何不趁机攻城?”

南烨道:“霹雳车抛石不停,曹军自然不肯上城挨打。一旦我军开始攻城,曹军便会返回城头,便是可以攻陷城池,恐怕也是一场恶战。我想等城墙完全塌陷之后再出兵进攻。”

庞统摇头道:“我知国师体恤士卒,可是要等城墙全毁不知要到什么时候。何况霹雳车可用的巨石附近已然不多,就怕城墙未毁,巨石先已用尽。两军相争岂会毫无损伤?还请国师早做决断。”

南烨皱眉道:“莫非除了强攻之外就没有妙计取之?”

贾诩在一旁道:“我观曹军士气低落,国师何不遣人入城劝降?若能成功,便可不费一兵一卒取此城。”

庞统道:“冀城中兵将甚众,恐怕不会轻易投降。”

南烨也知道不战而屈人之兵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过他还是希望兵不血刃取冀城,于是道:“我看文和先生之计可以一试,便是不成也于我无损,万一侥幸功成便可少死许多兵马。只是不知何人可往城中劝降?”

贾诩笑道:“我荐一人,国师且看成与不成?”

南烨问道:“所荐何人?”

贾诩道:“国师以为尹次曾如何?”

南烨闻言惊道:“此人并未真心降服,又岂会为我入城劝降?恐怕一去不返矣!”

庞统却在一旁拍手笑道:“文和先生此计甚妙!要破冀城还正落在此人身上。”

南烨奇怪道:“士元此话怎讲?”

庞统解释道:“尹奉乃是城中曹军旧将,不论其真降假降,城中曹军皆不会要他性命,总比随意遣人入城冒险的好。若是尹奉诈降一去不还,定然会将国师骑白象救火之事告知韦康等人以做防范。城中将士本就因霹雳车之故士气全无,再听国师有通天只能岂敢再战?或许反而开城投降也不一定。”

南烨闻言眼睛一亮,这才明白遣尹奉劝降是假,宣传自己强大是真。尹奉不降,不代表城中其余将官也不愿降,只要有一人胆小意志不坚,南烨入城便容易多了。不过南烨还有一个顾虑,便问道:“若是尹奉回来又怎么办?”

贾诩笑道:“尹奉回还必有说辞。他若真心降服,说辞定无破绽,国师听之便是,日后也不用再加防范。他若假意诈降却又回还,定是城中授计于他,或是令他引国师入城围而攻之,或是令他里应外合。我等只需多加防范,便可将计就计夺了城池。”

南烨一听尹奉可能出现的举动都被贾诩、庞统算计到了,当时大喜。遂命尹奉为使,入城劝降。倘若是几日之前尹奉接到这个命令肯定趁机逃脱回城,可是见过了南烨的厉害之后,他心中便充满了矛盾,不知到底该如何是好。

第751章 曹丕继位封三王 南烨出兵入西凉(14)

尹奉在矛盾之中接下了南烨将令,单人独骑绕过冀城千疮百孔的东门,由南门叩城。守城士卒都认识尹奉,自然不会为难,将尹奉放入城中。

韦康听闻尹奉回来立刻召集众将把他迎入厅堂问道:“我听闻次曾被南烨所俘,不知今日如何得脱回城?”

尹奉纵然有欲投南烨之心,此时也不能说出来,否则韦康等人得知他投了南烨反来劝降,岂不要将他生吞活剥?尹奉只能叹息一声答道:“唉~此事一言难尽。末将被俘之后本欲等待看守松懈之时逃出南烨营寨,未曾想南烨当日便来劝降,不降则斩。末将也知忠义二字,并不畏死,可偷营遭擒枉死无功我又心中不甘。因此我便诈降南烨,欲寻机会离营,为诸公通传消息。”

杨阜并不确定尹奉是否真的降了南烨,便试探道:“莫非次曾今日是趁南烨不备才得以脱身,回城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