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页(1 / 2)

回望追兵将至,刘备再次拨转马头,直接纵马入溪,想要强渡檀溪。不想马行数步,溪水忽深,马蹄陷入水中,浸湿刘备衣袍。刘备挥起马鞭催赶的卢道:“的卢,的卢!果然妨主!”

话音刚落,的卢马也不知是因为身上吃痛,还是因为听懂了刘备之言不甘心背负妨主之名,只见它在水中四蹄蹬地,往前蹿了两蹿,便到了溪水中央。或许真是刘备命不该绝,在溪中恰好有一块水浅高地,的卢马脚踏实地之后忽然纵身一跃,竟然跳出二三丈远,直接落在西岸。刘备便如腾云驾雾一般过了檀溪。

刘备马跃檀溪之时,蔡瑁正好追到岸边。他没见的卢马在溪中受困,只看见刘备骑马一跃而过,心中大骇。在溪边高声道:“皇叔何故逃席而去?”

刘备回顾东岸反问道:“我与你往日无仇,何故害我?”

蔡瑁自问没有刘备的飞马,便想将刘备诓回来,大叫道:“我并无此心!皇叔休听小人胡言,陷害于我。”

刘备见蔡瑁持刀握弓哪里会信?也不再与蔡瑁废话,拨马望西南而去。蔡瑁见刘备跑了对左右士卒道:“此人莫非有神相助不成?”

众士卒也怕刘备有天神保佑,便劝蔡瑁回兵。蔡瑁也知无法追上刘备正要收兵回城,便见陈到引三百精兵赶来。

原来陈到一直小心提防,生怕刘备有失。他见蔡瑁离席,府外又有人马调动之声,便急忙去看刘备。结果席上不见刘备踪影,陈到便四处询问。当他得知蔡瑁引军往西不知追赶何人,便猜到刘备有险,急忙引三百精兵出西门追赶,正遇蔡瑁回军。

陈到一见蔡瑁便气不打一处来,上前怒问道:“我家主公何在?”

蔡瑁见陈到来势汹汹,身后兵强马壮也不敢造次,装作一副无辜样子道:“皇叔不知何故逃席而去,我欲追上询问,却不知何往。”

陈到不知蔡瑁所言真假,便道:“你且休走!”说罢领人来到岸边查看,只见水迹,不见血迹,这让陈到松了口气。他又见溪水宽阔,不像能无舟而渡,便回马问蔡瑁道:“你引着军马将我家主公逼到哪里去了?”

蔡瑁的演技十分了得,装作不悦道:“将军这是何意?这些士卒皆是搜寻皇叔所用,岂是逼迫?”

陈到冷笑道:“那这些士卒可见到我家主公下落?”

蔡瑁摇头道:“我只知皇叔匹马出了西门,追到此处却又不见踪影。”他麾下士卒听主帅如此说,自然纷纷点头称是。

陈到苦无证据不敢擒杀蔡瑁,只得命三百精兵沿河搜索,寻找刘备。可是找了一阵还是不见刘备踪影,陈到再找蔡瑁,却发现他已然领兵回城了。陈到找不到刘备,又不敢再回城中,怕被蔡瑁埋伏,也没脸回新野去见关张二人,只能命士卒继续在溪边搜寻。

却说刘备马跃檀溪逃过一劫,不由心中暗想:“如此宽阔溪水一跃而过岂非天意。人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莫非将有喜事?”

如此一想刘备便不再心急回新野,而是信马由缰,顺着小路策马而行。眼看日头西斜,刘备便见一牧童骑在牛背之上,口吹短笛而来。那笛声虽然不比编钟大鼓动人心魄,却十分悠扬好听,让人心平气静。

刘备听笛声悦耳,便立马细听,同时打量那牧童。牧童见刘备向自己望来便停了下来打量刘备。忽然牧童开口询问道:“将军莫非是与光华国师同破黄巾的刘皇叔?”

第697章 马超庞德投交州 卧龙凤雏齐出山(12)

刘备完全没有想到,一个乡间小牧童竟然能知道自己名姓。这事如果发生在新野,刘备并不会奇怪,可是发生在襄阳城外就奇怪了。刘备自问知名度还没达到人尽皆知的地步。

心中大惊的刘备问牧童道:“你一乡村小童,如何知我姓名?”

牧童答道:“我本不知,只因服侍师父常听客人谈论,说有一刘皇叔,身长七尺五寸,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乃当世之英雌。今日观将军如此模样,想必是也。”

刘备心中正想着自己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此时见眼前牧童见识广博,不免心中一动,断定牧童的师父定非常人,自己的后福该当应验在牧童师父身上,于是追问道:“你师父又是何人?与谁为友谈论起我?”

牧童道:“我师父复姓司马,名徽,字德操,道号水镜先生。与襄阳庞德公为友。”

刘备与刘表谈论之时隐约听过二人名号,知道二人是世外高人,不想失之交臂,便问牧童道:“你师尊居于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