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垒断东北大路,王华见东路截断必从西路而入。小路崎岖难行,无数日之功不能到此。那王华不知典故,若见沿途无水定然饮四泉之水,虽百万之众,皆死于此。何用刀兵?”
孟获闻言大喜道:“今日有容身之地矣!四泉之水,足以报四擒之恨!”
却说南烨大军过了西洱河,望南进发。此时天气炎热如火,南烨也不着急,下令士卒早晚天凉时赶路,午间休息。
这日大队人马正行之际,忽有探马飞报:“孟获退往秃龙洞中不出,并将要路垒断,内有士卒把守,山恶岭峻,不能前进。”
南烨皱眉问道:“可还有其他路径通往秃龙洞?”
探马回报道:“秃龙洞西北有一小径,只是常年瘴气弥漫,人不能行。周遭洞寨族人皆不行此路。”
南烨知道瘴气厉害不可强行通过,便问花蓓、带来道:“你等可知破除瘴气之法?”
姐弟二人闻言一起摇头,此处距离祝融洞已然十分遥远,若非当地土人指点,探马都不知道有这么一条瘴气弥漫的小路可以通行,花蓓、带来又怎么会知道?好在花蓓有些应对瘴气的经验,便道:“山中瘴气成因不同,应对之法也不相同。比如泸水夜间泅渡无事,白日便要中毒。王兄只要找当地洞寨仔细询问,必有人知道应对之法。”
南烨闻言深以为然,便命花蓓、带来为先锋打探如何趋避瘴气,与南中蛮人打交道,花蓓、带来的作用要比赵云、黄忠还大。
有两位祝融洞的小洞主帮忙打探,很快就有心向董斟的洞寨将山间瘴气的规律告诉了花蓓二人。只可惜这条小路多年无人行走,除了秃龙洞中蛮人,外人并不知晓瘴气之后又有何凶险。
第650章 南光华发兵南蛮 曹孟德平定河北(29)
花蓓、带来探明了瘴气规律,得知未、申、酉三时,小路可以通行。南烨便命赵云、杨雄、花蓓、带来四人为先锋前去探路。
四人领着人马冒着酷暑在崎岖难行的山间小路上行了半日人马皆渴,忽然见前方有一处溪流,士卒便要上前饮水。
花蓓阻住士卒道:“此处瘴气横行,此水不知源头,若是流经毒沼,此水便不可饮,还是探明源头再饮。”
赵云一向稳重,听花蓓一说便约束士卒沿溪而行。待到上游,见一眼清泉从山间涌出,形成小溪,水流清澈见底。
杨雄口干舌燥,见水流源头清澈便道:“花蓓姑娘也太过小心。这水不是很清嘛!”说罢便捧起来喝。喝了一口之后便惊喜道:“你等快来尝尝,这水很甜呢。”
花蓓、带来长在南中,知道一些分辨毒物的常识。通常来讲毒泉都是被毒物污染过的,水源不清,水色浑浊,水味苦涩。而眼前的泉水源头清澈,味道甘甜,确实不像有毒。于是二人也放下了戒心命士卒饮水。
众人饮水之后又往前行,突然士卒之中有人发出“啊~啊~”的喊声。赵云眉头一皱,刚想要出言斥责喧哗士卒,便发现自己喉咙沙哑,口不能言,发出的也是“啊~啊~”之声,这可将赵云吓了一跳,急忙止住队伍。
此时整队人马已然全不能言,“啊~啊~”的叫喊声响成一片,士卒慌乱不堪。赵云也顾不上约束士卒,将杨雄、花蓓、带来聚到一处,找来一根树枝在地上写了“这是何故?”四字。
花蓓拾起一根树枝写道:“泉水有毒!”
杨雄在地上写道:“我等如何是好?”
赵云想了想写道:“暂且回营禀报!”
四人简单商议之后便令士卒原路返回,当他们回途之中再看到那眼清泉的时候,眼中都露出了忌惮之色。等四人回到大营见了南烨,一个个口不能言,皆以手指口。花蓓心中担心从此变成哑巴,也不顾众人在场,急的扑在南烨怀中痛哭起来。
徐庶见四人口不能言急忙命人取来纸笔,南烨一边安慰花蓓,一边看着赵云将此行经过书写出来。等赵云写完,南烨心中便是一惊,别人不知毒泉厉害,南烨可是知道。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中,给南烨印象最深的桥段除了火烧藤甲兵和木兽破猛兽之外就数破除毒泉这一段情节最为蹊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