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烨笑道:“很好!这是你首次参加议事,多看,多听,少说话,等把将官的本领学全了,将来才好上阵。”
马云騄被南烨一说这才安静下来。郭嘉、太史慈则是心中称奇,感叹南烨法师果然不同凡响,唯才是用,竟然连女子也敢往将帅方向培养。典韦、周仓等人早就对南烨的大胆举动习以为常,蔡琰、貂蝉还在交州掌管政务、情报呢,马云騄当个将军也不算稀奇。
张燕此时出言道:“我以为四夫人所言不错。李傕、郭汜不过乌合之众,我等兵马虽少却极其精良,此战未必会输。”
太史慈也道:“天子有难,我等理应助之,方合天意民心。无论胜败,此等义举法师当为之。”
南烨听几个武将都说了话,便将目光落在了郭嘉身上,想听听这腹黑男怎么说。
郭嘉见南烨望向自己却不说话,只是微微点了点头。南烨一看他点头便知他是同意,不说话则是他想找自己单聊。于是便命众将下去准备,单独留下郭嘉商谈出兵之事。
第486章 甄宓云騄戏法师 南烨杨奉双救驾(16)
郭嘉见众将离去,起身向南烨行礼道:“恭喜法师得此天赐良机。”
南烨一听郭嘉所言便笑道:“奉孝是要劝我狭天子以令诸侯?还是奉天子以令不臣?”
郭嘉笑着摇头道:“我若不知法师有翻天覆地之心,定会让法师奉迎天子,如今却不会出这等计策。法师曾言汉室将亡,天子被废,想要静待那时再一统天下,破除皇权。敢问法师那日何时能到?”
南烨早在向郭嘉透露底牌的时候,就将心中打算告诉了郭嘉,也得到了郭嘉的认同。他粗略一算刘协退位的时间怎么也要等到曹操死后曹丕继位才行,于是答道:“恐怕还要二十余年。”
郭嘉点头道:“法师真就忍心看这天下再动荡二十余年?”
南烨皱眉道:“当然不是!只是如今这天下大势脉络尚在我预计之内,可若是天下巨变,我这未卜先知也就不好使了。因此我才打算在实力不足之前按兵不动。二十余年在奉孝看来或许很长,可是在漫漫历史长河之中,不过是转瞬即逝。奉孝便当作是改天换地之前的阵痛好了。”
郭嘉若有所思的盯着南烨看了片刻道:“法师之才经天纬地,贯通古今,二十余载在法师眼中或许也只是弹指一挥。可是对于我等凡人和天下百姓来说,二十余年便是半生,或许是一生也说不定。法师可知二十余年诸侯征战要死伤多少百姓?”
南烨当然知道郭嘉说的在理。按将星录记载,郭嘉病逝时年仅38岁,二十年可不是比他生命的一半还多。而对于26岁死于刺杀的孙策来说,二十余年就是他的一生了。若是拿13岁夭折的曹冲来比较,二十余年够他活两辈子了。南烨也不想见天下百姓死于战乱,所以才迁百姓入交州避祸。
南烨对郭嘉解释道:“正因为我不愿无辜百姓死于战乱,所以才将天下百姓尽迁交州避祸。如今已经有数百万百姓迁往交州,以后二十年也应该能救下不少百姓。”
郭嘉摇头道:“法师之言差矣!袁本初因何要杀孙轻?不就是他要引黑山人马投交州?以前法师可尽迁天下之民,是因为天下诸侯尚且不知大势将乱。日后如同袁本初一样的诸侯恐怕会越来越多,法师也就无法再让大批百姓入交州避祸了。我敢断言,法师与袁本初交恶之事一旦传开,定有不少诸侯要封闭镖局与法师断绝来往。”
南烨闻言一惊道:“这是为何?”
郭嘉道:“法师麾下虽兵强将勇,与袁本初交锋也未曾败北,可是法师毕竟远在交州偏远之地,威胁不到天下诸侯。袁本初四世三公之后,又是诸侯盟主占有中原腹地,名声势力比起法师有过之而无不及。若有诸侯惧怕袁本初,或是要依靠于他,必然与法师交恶。而那些有远见的诸侯恐怕也会效仿袁本初,阻止治下百姓来投法师。”
南烨真没想到他与袁绍一战竟然会有这么大的影响。不过事已至此也没必要怨天尤人,听郭嘉的意思他是有解决之道。于是南烨问郭嘉道:“依奉孝之见,日后我该如何救这天下百姓?”
郭嘉笑道:“法师遵照大势而行固然稳妥却费时太久,为何法师不先大势而行去引领大势呢?只要法师步步先于大势,将二十年的乱世缩短为十年绝无问题,那能救多少百姓!”
南烨闻言眼中一亮,郭嘉这番言论有些像是在讨论追随潮流还是去创造潮流,不过所谓的大势不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历史潮流吗?此时袁绍和公孙瓒之间的鲍丘之战不正是自己引起的吗?如此一想,加快三国进程似乎也不是不可能。
心中激动的南烨问郭嘉道:“奉孝的意思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郭嘉点头道:“法师所言不错!若是我料想不差,此次天子并无危险,李傕、郭汜之后必有一位雄才大略的诸侯奉迎天子,以令诸侯,而后隐忍二十年之久巩固其势。直到他大势已成,或是亡故之后,天子才被废。而此人多半便是曹孟德,若无法师,此人便可能是那一统天下之人。法师此时要做的就是先其一步奉迎天子,而后交给一位有野心称帝的诸侯,如此一来这天子被废,不是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