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页(1 / 2)

自此曹操麾下文有谋臣,武有猛将,威镇山东,在兖州站稳了脚跟。之前曹操兵败于董卓,其父曹嵩便领家眷隐居琅琊避难。如今曹操打下了偌大地盘,便遣人前往琅琊郡去接父亲曹嵩。

曹嵩接到曹操书信思量一番,觉得在哪儿避难都不如在自己儿子地盘安全,于是便命二儿子曹德收拾行囊,准备启程。

这次曹嵩一家老小四十余人前往兖州,财物车辆上百,十分惹眼。虽有百余下人家将护送,可曹嵩还不放心,又找上了震远镖局。

负责徐州镖局的刘辟得知此次护送的是兖州牧曹操的亲爹又怎敢怠慢?当然是亲自出马,还将镖局中待命的一百镖师全部带上。

别看分布在各地镖局中的镖师足有数万,可是平摊到每个州郡镖局却没有多少人。因为南烨明白,寻常贼寇没胆量劫掠镖队,有几个镖师护送足够了。而真正遇到诸侯兵马,派再多的镖师也是没用,总不能每次押镖都派上万人,那可就得不偿失了。一百镖师已经是一个镖局能派出的镖师极限了。当然交州总局又另当别论,若真有需要,派出几万人的交州军也有可能。

第406章 貂蝉协管情报处 曹操兴师报家仇(5)

刘辟保着曹嵩一家老小前往兖州,途经徐州地界。徐州刺史陶谦为人宽厚,曾与曹操一同讨伐董卓,对于曹操为人深感敬佩,有意结交。得知曹嵩经过自己境内便出城迎接,大摆筵席款待曹嵩。

曹嵩见陶谦如此热情不好拒绝,便在徐州城中住了数日,这才再次动身。陶谦见曹嵩要走,亲自送出城外,又命都尉张闿率领本部兵马五百护送。

陶谦本是好意,可是好心有时也会办坏事。或者说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这张闿便不是好人。

这一日曹嵩一家行至泰山脚下,忽然天降大雨。这雨一下起来,天阴沉的就如同黑锅底一般,双眼不能视物,脚下道路泥泞不堪。

刘辟和镖师经常走镖上路,早有斗笠、蓑衣等雨具准备。曹嵩举家迁移,车上物品更是五花八门,自然也少不了防雨之物。不过张闿和他的五百士卒可就惨了,一个个淋得如同落汤鸡一般,当真苦不堪言。

震远镖局走镖皆有前后探马传递消息,就在雨越下越大的时候,前方探马回报刘辟:“刘镖头,前方有一古寺,可以避雨。”

刘辟得了消息便找曹嵩、曹德商议道:“曹公,此时天降大雨道路难行,不如先到前方古寺歇息,待雨过天晴再上路不迟。”

曹嵩一家虽说带着雨具,可是这雨水太大,道上满是积水,鞋子裤脚已经湿透。曹嵩也不愿冒雨而行,便对刘辟道:“全凭刘镖头安排。”

刘辟听曹嵩答应,便带领众人投住古寺歇息。那寺庙并不太大,寺中僧人也没想到这大雨天气会有近千人的队伍投宿寺中,急忙将房舍让出,请曹嵩入内避雨,就连大雄宝殿都腾了出来。

可就算如此也容不下许多人马,只能先顾全曹嵩家眷。车辆全部停放在院中,用油布遮盖。至于刘辟的镖师和张闿的士卒便只能屯于走廊之中。

刘辟和镖师一路上基本未曾淋雨,此时在廊下避雨还不算太苦。张闿和其麾下士卒便有些凄惨了,他们的衣物之前被雨水打湿,此时就算不再淋雨,可是湿衣穿在身上被冷风一吹,那滋味也不好受,士卒忍不住齐声抱怨。

张闿心中也是来气,他原本是黄巾军出身,后来被陶谦招安,投到其麾下。以前他占山为王的时候可没受过这种罪,没想到投了陶谦,成了正规军反而要吃这种苦头。

张闿看了对面的刘辟一眼,心中更是不爽。刘辟虽说也是黄巾出身,也在雨中受罪,可是刘辟保镖有钱赚啊!张闿则纯粹是白给陶谦打工,这让他越想越生气。又看了一眼院中停放的百余车辆,想到曹嵩家人取雨具时,车上露出的金银珠宝,张闿这心便是一动。

张闿见刘辟和镖师都忙着避雨吃干粮,没有注意自己这边。于是便找来几个心腹躲在一个僻静角落商议道:“我等本是黄巾余党,皆因不敌陶谦人马,这才勉强归顺。我等跟随陶谦不但没有好处,反而还要受这种罪。如今曹家辎重车辆无数,我等欲得富贵不难,等到今夜三更,大家砍杀进去,把曹嵩一家宰了,尽取其财物,再同往山中落草。你等认为此计何如?”

这些心腹之前皆是黄巾头目,也是贼心难改,听了张闿之言纷纷叫好。其中一人有些犹豫道:“曹嵩一家倒是好对付,只是那刘辟和镖师不易处置。”

张闿也听说过震远镖局的镖师个个堪比军中精锐,南烨法师就曾率领镖师征讨过百万黑山军,史阿也曾领镖师击败过鲜卑骑兵,虽说自己人多势众,可是也不一定能吃得下这一百镖师。

思考了片刻张闿道:“我等可兵分两路,一路人马拖住镖师,一路人马去杀曹嵩。只要斩了曹嵩,让那刘辟失了雇主,他便不会再与我等死拼。”众人闻言皆称妙计,分头下去准备。

刘辟并不知道张闿正在打曹嵩主意,不过镖局有规矩,武器不离身,镖物不离人。此次护送曹嵩一家,钱财是小,人命是大。所以刘辟早派了二十个厉害镖师混进了曹嵩的家将之中以防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