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表道:“你藏匿传国玉玺,莫非图谋造反不成?”
孙坚此时只能一口咬定没有玉玺,便道:“我若有此物,甘愿死于刀箭之下!”
刘表出兵阻截孙坚并非是为袁绍效力,主要还是心念汉室,不愿传国玉玺被外姓所得。对孙坚道:“你若要我听信此言,请将随军行李任我搜看。只要无玺,便让文台离去。”
孙坚大怒道:“你又有何本领?敢小觑于我?要战便战,我怕你不成?”
刘表见孙坚拍马上前交兵便拨马退去,孙坚纵马追赶,两山后伏兵齐起,背后又有蔡瑁、蒯越赶来,将孙坚围在当中。
孙坚见中了刘表之计,便想引领四亲将突围而走。刘表未得玉玺,又怎肯轻易放走孙坚,指挥士卒四面围杀,一时间喊杀声震天。
两军正在交锋,忽听远处歌声响起由远至近道:“水滔滔,路漫漫。扶老携幼步履艰。百姓何辜遭离乱,欲渡长河少行船。民不弃我我难舍,瞻前顾后心怆然。立大业,民为本。民得平安天下安。风飒飒,路漫漫。扶剑昂首问苍天。古来壮士多苦厄,鲲鹏何日得高旋。臣子不能建基业,老去无颜对祖先。民相随,志愈坚。不整乾坤心不甘。马迟迟,路漫漫。暮云苍黄雁声寒。汉武秋风辞意健,英雄何须叹华年。得道多助功成就,愿见生民尽欢颜。纵相别,挥手去。仁爱常存天地间!”
刘表正站在山岗之上指挥围杀孙坚,闻听歌声震天响起,少说歌者也有十万之数,心中顿时骇然。举目眺望远处,只见人山人海旗帜飘摇由远及近,皆是交州牧南烨旗号。
孙坚曾被南烨救过,知道行军而歌者没有别人,只有南烨法师麾下独一份。四亲将与孙坚士卒也知道是南烨法师到了,众人士气陡然一升,无需号令齐齐向歌声方向突围而走。
刘表在山头被眼前景象所震,一时忘了指挥。他麾下士卒见孙坚向歌声方向突围,还以为是来了数十万人的援军,再也不敢围追堵截。孙坚这才趁机引兵突围而走。
孙坚突围而出后并不往南烨歌声方向去,而是转向江东而走。祖茂拍马与孙坚并列道:“法师来救我等,主公何不上前相见?”
孙坚摇头叹息道:“法师曾言‘匹夫无罪’告诫于我,我不听劝告才有今日之祸。虽说法师不计前嫌来救我等,我却无颜再见法师。何况法师与刘景升同样相交非浅,我等留下反而让法师夹在中间难做。今日之恩我等记下,来日必当厚报法师。”
四将闻言不再多说,随着孙坚引领残兵往江东而去。自此孙坚与刘表结怨,也为日后埋下了祸根。
刘表见跑了孙坚也不再追,因为南烨的数十万人马若是有意足够荡平荆州。所以刘表决定先上前搞清南烨的来意再说。与南烨这位大神相比,孙坚不过是只小虾米而已。
第342章 匿玉玺孙坚背约 访蛮疆南烨寻蛊(3)
南烨这次还真不是特意来救孙坚,只是引领洛阳百姓南下正巧路过此处。当探马回报前方两军交锋之时,南烨就知道是刘表和孙坚为了假玉玺打起来了。其实这二人谁胜谁负对于南烨来说并不重要,他主要是担心交战双方误伤了百姓,这才下令士卒一同唱起了《民得平安天下安》。就是为了警告双方“我南烨来了,你等不要误伤我的百姓。”
刘表命麾下人马打扫战场,自己引领众将来见南烨。因为讨董诸侯中没有刘表,南烨这是首次见到刘表麾下文武,少不了一番存星、取星。刘表麾下文武不少,却只给南烨提供了一颗将星,其中比较有名的是两文两武,两文是指蒯良、蒯越,两武是蔡瑁、张允。
将星录:蒯良,字子柔,南郡中庐人。刘表麾下谋士,为刘表定下安抚荆楚的政治方向,佐其成业,被刘表誉为“雍季之论”。后被刘表擢升为主簿。其人足智多谋,精通天文,极善相马。智力88。
将星录:蒯越,字异度,襄阳中庐人。蒯良之弟,荆州牧刘表部下。曾在刘表初上任时帮助刘表铲除荆州一带的宗贼。刘表病逝后与刘琮一同投降曹操,后来官至光禄勋。政治88。
将星录:蔡瑁,字德珪,襄阳蔡州人。东汉末年荆州名族,蔡讽之子,姑母是太尉张温之妻,长姐与二姐先后嫁给黄承彦与刘表成为继室。刘表病亡后,拥护刘琮继位,后与蒯越共同迫刘琮降伏曹操。统帅77。
将星录:张允,东汉末年荆州牧刘表的外甥。先后侍奉刘表、曹操。其母刘氏是刘表的姐姐,故与蔡瑁有姻亲之谊,同样得宠于刘表,亦与刘表次子刘琮相睦。统帅72。
姓名:南烨,字:???
体力:100(+0),技能:长寿
统帅:92(+0),技能:步兵、辅兵、练兵
武力:92(+0),技能:骑术、武艺、水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