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页(2 / 2)

众人听戏志才想得周到纷纷点头赞同,张白骑三人即刻起身,领一万精兵北上洛阳来与曹操盟会。

从交州到洛阳最近的路程无疑是直接北上穿过荆州直达司隶。南烨自从上任交州刺史便一直很注意与荆州的关系,将荆州刺史列为盟友交好,长沙孙坚也与南烨有些交情,这才使得交州与洛阳之间一直商路畅通,管亥、裴元绍引领百姓路过荆州也是畅通无阻。

张白骑领大军北上自然少不了带着礼物去拜会一下新上任的荆州刺史刘表。要说刘表这刺史做的也不容易,前任刺史死后,董卓任命刘表为荆州刺史,可是刘表手中无兵无将,袁术也对荆州虎视眈眈。

刘表无法直接上任,怕被袁术截杀,于是他只好匿名孤身赴荆州,方才得以上任。南烨上任之时手下有兵有将方能大杀四方平定士家一统交州。刘表无兵只好反其道而行知,结交世家,借助蒯氏兄弟、蔡瑁等人为辅,分出了很多权利才稳住了荆州局势。

听说张白骑要北上讨伐董卓,刘表是有心无力。他的治下还是一团乱麻,哪有能力出兵讨董?别看刘表、刘焉这两位汉室宗亲都不出兵,可是两人却有本质不同。刘焉是一心想要搞分裂,有能力讨董也不出兵,只想保存实力。而刘表则是心怀汉室,想要出兵,只可惜无兵可用。

第310章 诸侯联合讨董卓 群雄关前战吕布(2)

刘表见张白骑出兵讨贼还不忘带来礼物看望自己十分感动。资助了张白骑不少粮草,并表示自己无力出兵十分遗憾,请张白骑将自己的心意转告南烨法师和各路英雄,祝讨董之战旗开得胜。

张白骑谢过刘表继续北上暂且不说,单说南烨在科学城中也得到了各郡起兵的消息。虽然曹操的讨董檄文他没收到,可是南烨的消息却并不闭塞。李傕、郭汜被南烨偷袭了数次便龟缩在营中不出,时间一长也有所懈怠。

南烨便是派三五个人出城,李傕、郭汜也并不阻拦,个别百姓迁入城中两个人也懒得管。只要南烨没有大动作,李傕、郭汜便不动大军,免得又被南烨麾下神出鬼没的亲卫队偷袭。如此一来南烨想要得到外界消息并不困难。

得知各路大军齐动,南烨哪里还坐得住?这可是将星云集的大事件,正是集星的好机会,他可不想错过。于是南烨召集众将道:“如今曹孟德高举义旗,各路英雄皆来讨伐董卓,我打算去与各路人马汇合,见一见天下豪杰,城中大事便拜托诸位了。”

从科学城被围到各路诸侯起兵不过数月,张辽、高顺这才信服南烨有未卜先知的本事。此时事态果然如南烨之前所说一样,内有粮草,外有援兵,按理说根本不用冒险出城,只要静待时机牵制住李傕、郭汜的人马便坐实了讨伐董卓的首功。众将实在不明白南烨为何还要冒险出城。

张辽道:“各路大军齐聚会盟便是为了讨伐董卓,法师最先起兵同样是为了讨伐董卓。如今法师占尽天时地利,只要稍有机会旦夕可至洛阳擒杀董卓,又何必舍近求远去与诸军盟会?”

南烨一身技能只有左慈、于吉知道端倪,便是蔡琰都不知晓。南烨当然不会说自己要去集星,只得找个理由道:“我去与诸侯盟会也不是光为了讨伐董卓,更是为了讨董之后的事。”

在座众将武人居多,行军打仗或许颇有计谋,可是要论天下大势便不如南烨了。王越问道:“不知讨董之后又有何事?”

南烨道:“曹操矫诏便可会集诸侯,由此可见春秋战国复至矣!当今天子可比那周天子有名而无实,董卓可比五霸七雄狭天子以令诸侯。若董卓不死则群雄联合相抗,董卓若死必然诸侯争霸互相攻伐。董卓以后之乱,要比眼前乱上十倍,我又怎能不早做打算。”

众将之中尚无一人想到如此之远,史阿目瞪口呆道:“法师深谋远虑如此不知要作何打算?莫非也要争霸天下,做那天下霸主?”

南烨闻言一笑道:“天下霸主又有何益?以战止战这天下更乱。董卓倒是执掌朝纲还不是被百姓唾弃,被群雄讨伐?我的志向并不远大,只想将交州守住,经营成一片没有战乱的乐土,让天下百姓有个流亡逃难之所,然后便是多救些百姓到交州休养生息。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战乱总有结束的一天,若天下为明主所得,我便在其麾下做一州牧或是辞官回家含饴弄孙。若天下为奸人所得残害百姓,或是有诸侯偏要与我交州为敌攻伐我等治下百姓,那就不要怪我翻脸无情,以一州之力横扫天下,为百姓谋个万世太平。”

众将还是第一次听南烨说起胸中抱负,都被南烨说的热血沸腾。以一州之力横扫天下,这是何等气魄?仿佛那一统天下之人法师都不放在眼中。众将忍不住起身行军礼道:“愿誓死追随主公,为百姓谋太平!”

南烨起身回了一礼道:“我此去盟会便是要与诸侯结盟,让他们助我经营震远镖局,保护天下百姓。”

话已至此,众人不再阻拦。王越问道:“法师此去结盟要带多少人马?”

南烨伸出三根手指。王越猜道:“三千人马?”南烨摇头。王越又道:“三百人?”“三十人?”

南烨皆摇头,最后说道:“城外大军围城,哪里带的出许多人马?只我与洪飞、元福三人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