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页(2 / 2)

在场六将典韦、周仓是南烨亲卫自然不会反对。史阿单挑,高顺领兵,都是一把好手,可是却欠缺谋略。张辽、赵云倒是智将,但年纪尚轻,经验不足,大局观欠缺,还看不到那么长远。话又说回来,便是诸葛亮、周瑜、司马懿三人在场恐怕也没有南烨看的长远,能看到1800年之后去。

众将都觉得南烨说的有理,并无一人反对。南烨接着道:“事不宜迟。吕布一旦入城,董卓便可能出兵来攻。我等要连夜拔营,营外来投的三千兵马便由文远、高顺统领,现在马上行动。”

吕布夜杀丁原,人马散了大半。他担心南烨攻来为丁原报仇,便带着麾下绕城而走,远离了南烨营盘。等到天明,吕布叫开洛阳城门,持丁原首级去见李肃。

李肃见吕布果然杀了丁原应约而至心中畅快。第一时间引着吕布去见董卓。

董卓见了吕布又见丁原首级顿时大喜,命下人置酒款待。席间董卓向吕布拱手道:“卓今日得将军来投,如旱苗得甘雨也!”

吕布还礼道:“董公天下明主,布有幸投在董公门下,如游鱼入大海也!”

董卓闻言大笑道:“丁建阳有眼无珠不识英雄,不能重用将军。我若有将军为子早成大事矣!”

吕布闻言眼珠一转纳头便拜道:“主公若是不弃,布请拜为义父!随侍主公左右!”

董卓笑道:“好!好!有奉先在侧我无忧矣。”言罢命人取来金甲、锦袍,赐予吕布。

李儒在一旁道:“恭喜主公,贺喜主公!得吕将军,我军如虎添翼。还有一喜讯报知主公,城外南烨兵马已然撤往科学城中,不敢再犯主公与将军虎威矣!”

董卓见丁原已死,南烨已撤更是开怀大笑,与吕布畅饮而散。自此董卓没了约束威势越大,自领太尉、前将军,封弟董旻为左将军、鄠侯,封吕布为中郎将、都亭侯。并下令城中百姓不得再迁出城中,否则以通敌处斩夷三族。

又过数日,董卓部曲杨定领五万西凉步卒入洛阳。如此一来董卓麾下带甲十万,骑兵五千,完全控制了洛阳。李儒便劝董卓早定废立之计。

董卓对李儒道:“那南烨还在科学城中虎视眈眈,百官若以其为榜样阻我大事该当如何?据奉先所言,南烨不过三千步卒一百亲卫,我欲领大军攻破其城,枭其首,既可除一心腹大患,又可震慑百官,文优以为如何?”

李儒心中对南烨总是有些忌惮,吕布如果说是单挑无敌的猛将,那南烨便可以说是百战百胜的将军。自从讨伐黄巾开始,南烨征黑山,平泰山,讨赵慈,平交州,似乎还未尝一败。前些日子洛阳城下一战,李儒还记忆犹新,又是南烨大胜。

平心而论,李儒是不希望与南烨交锋的,可是他又找不到反驳董卓的理由。十万对三千,这么悬殊的兵力差距若是还不敢一战,那日后恐怕就再无战胜南烨的机会了。于是李儒道:“主公所言极是!不过那科学城中兵虽不多,百姓却有不少。南烨曾在洛阳救治瘟疫深得民心,若是征召百姓守城也可得万人之助。主公还需多加防范,不可掉以轻心。”

董卓道:“区区百姓何足挂齿,难道还敌得过我并州虎狼之师?此次不用那些洛阳兵上阵,以我儿奉先为先锋,李傕、郭汜统领飞熊军登城,我亲领五万大军为后盾,便不信攻不下那科学城来。”

飞熊军是董卓的私人精锐部队,旗帜上绣有肋生双翅的飞熊图案,其意义与南烨的法师亲卫有相似之处。这只特殊部队由一千精锐西凉铁骑和两千精锐西凉士卒组成,既可冲锋陷阵,又可攻城拔寨。通常由董卓的心腹大将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四人统领。张绣、胡车儿这样的能人异士也不过是飞熊军中的曲长而已。

李儒见董卓下定了决心又有了万全准备便不再劝说。董卓命李儒、董旻、徐荣、杨定四将守城,樊稠、胡轸城中养伤,亲率吕布、华雄、李傕、郭汜等将去讨南烨。

科学城本就是倚靠洛阳城修建又能有多远?董卓大军朝发夕至便到了城下。其实董卓一出城门南烨便得到了消息聚齐了众将议事。

众将闻听董卓打来并不惊慌,他们早就做好了与董卓交战的准备。南烨见麾下众人一个个摩拳擦掌便道:“数日之前吕布刺杀建阳公投贼之时我便料定与那董卓迟早一战。为了减少百姓伤亡,裴元绍又引了十数万百姓和五千人马南下交州。如今城中还有不愿离去的百姓十余万,精锐士卒两万余人。这仗该如何打法?还请诸位各抒己见。”

苏双笑道:“法师远见卓识未卜先知,早在建城之时便命我等囤积粮草。如今城中粮草足够十万百姓数年之用,我等进可攻,退可守不必惊慌。”

张世平道:“百姓知董卓来攻皆愿助我等守城,如今已然招募精壮百姓两万搬运滚木擂石,做好城防准备。”

王越道:“董卓兵多,又有西凉铁骑、并州狼骑相助,我军不宜野战,最好借助城池之利,令其骑卒无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