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页(1 / 2)

城中迷信南烨的毕竟是少数人,这部分人不到城中人口的百分之三。更多的百姓还是处于观望状态,毕竟搬家也不是小事,总不能因为一点风声便抛下祖产离开洛阳城。至于那些城中的世家大族就更没人搬家了,在他们看来就算打仗也打不到他们头上。

南烨见百姓皆在观望并不着急,因为事实会证明越早离开洛阳越安全。只要城中百姓都知道战乱将起,科学城中可以避难,南烨的目的便已经达到了。一旦董卓开始在城中胡作非为,百姓自然会投奔自己。

洛阳城有百万人口,就算搬迁的不足百分之三也有一两万人。这动静自然惊动了董卓和朝中百官。那些朝中文武自己还在观望事态进展,哪有闲心去管百姓?再说他们早就被董卓不断入城的兵马震慑住了,也不敢轻举妄动。

董卓倒是有心阻止百姓迁离洛阳,可却有心无力。在他眼中掌控军权和朝廷才是至关重要,百姓只是细枝末节不足挂齿。李儒也劝董卓不要在这个微妙时刻和南烨反目,以免因小失大。

于是洛阳城中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每天都有百姓通过南烨、丁原驻守的城门迁出城去。而另外的城门则隔三差五的有一批兵马迁入城中。随着董卓的兵马调动越发频繁,迁出城的百姓也越来越多。

在董卓兵马的威慑下,董旻招诱吴匡的工作进行的异常顺利,何进兄弟麾下的大部分兵马尽归其掌握。虽说他那五万西凉兵还没到,可是有了何进在洛阳城中的五万兵马董卓也有了底气。

大权在握的董卓此时便露出了狐狸尾巴,出入宫廷略无忌惮。他麾下的三千西凉铁骑也开始横行街市,欺男霸女。如此一来洛阳百姓更是惶恐不安,迁出城外的百姓有增无减。

第284章 南烨井中得玉玺 吕布反叛获赤兔(4)

董卓控制了洛阳城中的守军,自然要拉拢这些士卒为己用。可是只带了三千骑兵赶到洛阳的董卓哪有钱粮来收买士卒?他见洛阳城中富足,贵族府第连绵,家家殷实,金帛财产无数,便下令士卒随意杀人放火,奸淫妇女,劫掠物资,美其名曰“搜牢”。

何进麾下士卒本就是一群少爷兵,没上阵打过硬仗,欺压百姓却最是擅长。如今有了董卓的命令,这些士卒一下子就把整个洛阳城闹得鸡犬不宁,怨声载道。搬离洛阳的百姓一下子猛增了十倍。

到了这个时候朝中的有识之士也看出了事态已然失控。下军校尉鲍信麾下还控制着一部分士卒,便去见同样还有兵权的袁绍道:“董卓必有异心!我等可集合城中兵马速除之!”

袁绍好谋无断还在观察局势便推脱道:“朝廷新定,不可轻举妄动。”

鲍信又见王允言此事。王允只道:“且容商议。”鲍信意识到朝中将军大臣还对董卓抱有幻想,便自引本部兵马离开了洛阳。他这一走,城中能与董卓相抗的兵马更少,董卓气焰也更加嚣张。

掌握了洛阳兵权的董卓再次召来李儒商议道:“如今洛阳大军尽在掌握,朝廷百官皆听我号令。我欲废帝立陈留王如何?”

李儒点头道:“此时朝廷无主,正该行此事,迟责恐有变。主公明日可在温明园中召集百官,告知废立之事。若有不从者斩之,立威行权就在明日。”

董卓闻言大喜,次日大摆筵席,遍请朝廷百官公卿。科学城中的南烨和军营中的丁原同时收到了请帖。

南烨看罢了请帖传阅麾下众将问道:“诸位以为这酒宴是否该去?”

王越看过请帖后道:“那董卓在城中倒行逆施,如今又召集百官,恐怕酒无好酒,宴无好宴,法师还是不去为好。”

如今智囊戏志才不在身边,在场就数王越资格最老。他一开口,史阿等镖头纷纷点头称是。

南烨也点了点头,他知道王越说的不错,并且也多少猜到了董卓的用意。不过他却非常想去,理由只有一个,就是为了收集将星。这宴会百官云集,群星荟萃,正是集星的最佳时机,自己要是错过还不后悔死。到时候只要自己一言不发,缺少支持者的董卓应该不会故意为难自己。

就在南烨考虑该如何说服王越的时候,苏双开口道:“双以为法师当去!”

南烨闻言笑道:“哦?你且说说为何该去?”

苏双道:“那董卓引大军进京,纵兵烧杀抢掠,前日又废司空刘弘而自立,显然是有不臣之心。如今朝中百官无一人能与其抗衡,唯有法师与并州刺史丁原领兵在外不受其挟制。若我是董卓必先招揽法师与丁原,成则善待,以为外援,不成则发兵讨之。法师若去,成与不成还在两可之间。法师不去反而落下口实,让那董卓有了出兵的机会。”

裴元绍冷笑道:“嘿嘿,那董卓不来便罢,若是他敢来,定让他知道这城中的三万精兵不是好惹的。”

司马俱也道:“有这坚城和众多兵马,法师无需以身犯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