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页(2 / 2)

羊续闻言拍案怒道:“真是荒唐!讨贼杀敌乃是为了天下安定百姓太平,怎能为了独得功劳便不要人相助呢?战事越久百姓越苦,堂堂刺史怎么连如此浅显的道理都不懂呢?”

羊续骂完了王敏又对南烨道:“此事法师亦有不妥之处!法师身为钦命主帅,副将有错理应规劝,怎能听之任之?当真袖手旁观?”

南烨被羊续说的一愣,他总不能说这是一计吧!只好又将目光投向戏志才求助。戏志才对羊续道:“太守莫要错怪法师。太守也是领兵之人,应该清楚军心不齐号令不一乃是军中大忌。王刺史对法师多有误会,就算法师领兵出战,刺史也不会领情,反而心存芥蒂。到时候两军出战,一军出力,与眼下毫无区别,甚至互相制肘,情况更糟。法师就是担心自乱了阵脚让反贼看了笑话,这才答应王刺史分兵行事。”

羊续乃是实诚君子,想想戏志才所言确实有理,便对南烨行礼道:“下官错怪法师,还请法师见谅。法师若有差遣,下官必竭尽所能。”

南烨灵机一动道:“眼下还真有一桩要事拜托太守。王刺史攻城已有月余,如今损兵折将士气低落。我有心出兵代其攻城,又怕其误会是来争功。所以想请托太守从中说和一番,也让王刺史歇息修养数日。如此一来,我等两军轮番攻城定能使城中反贼疲惫不堪,破城之日可期。”

羊续挑起大指道:“法师果然宽宏大量不计前嫌,若王刺史也能如法师这般以讨贼为重,这城恐怕早就破了。下官这就去说服王刺史与法师轮番攻城。”

南烨笑道:“不急!不急!今日天色已晚,太守一路风尘仆仆到此,应该歇息一夜,明日梳洗一番再去见王刺史才不失礼。我这就备下酒宴给太守接风。”

羊续摇头道:“军中一切从简,军法不可饮酒。酒宴法师就不必准备了,下官与士卒同食便是。明日下官再去拜会刺史。”

南烨与戏志才对望一眼哈哈大笑道:“羊太守果然清廉如水,不瞒太守,平日我等也与麾下士卒一同就食。今日不如我等便合兵一处,同食我军中粮草,也算我宴请了太守可好?”

羊续大笑道:“世人盛传法师有点石成金之术,今日一见果然不假。两千士卒可比下官一人吃的多,法师如此宴请可不要心疼才好。”

南烨笑道:“太守倾力来助我讨贼,我又何惜一点粮草?太守和士卒吃饱就好。”

众人玩笑一番之后关系又拉近了不少,南烨传令士卒多准备两千人的饭食,便与羊续一同到军中就食。

尽管南烨并没特意准备什么,可是这饭菜一上,羊续还是吃惊不小。他出兵携带的军粮皆是干粮,用于充饥还可以,味道就不用想了。而南烨军中不但有粮,还有咸菜、肉脯,更让他啧啧称奇的是,南烨士卒的烹饪手艺竟然还都不错,煮出的粥喷喷香,羊续自己都忍不住多喝了两碗更别说他麾下的士卒了。这都是南烨平时训练注重野外生存技能培养的结果。

第199章 中郎将平南震远 赵子龙学艺下山(3)

羊续祖先七代都曾任二千石级别的公卿或校尉。祖父在汉安帝时任司隶校尉。父亲羊儒,汉桓帝时任太常。羊续因为是忠臣子孙受拜郎中,离任后,被征辟至大将军窦武的幕府任官。后羊续因党锢之事,被禁锢不许为官十余年。党锢解除后,再被征辟至太尉府任官,经四迁升为庐江太守。

扬州黄巾军攻打舒城,放火焚烧城郭,羊续调发县里二十岁以上的男子,都发给兵器上阵,年幼体弱者,让他们全部担水灭火。共调数万人,齐心奋战,大败敌兵,庐江郡界内得以平定。此后安风的贼人戴风等人作乱,羊续又率兵将其击溃,斩杀三千余人,生擒其首领,其余的党羽原为平民,羊续发给生产工具,让他们回乡务农。

由此可见羊续不止是个廉吏,还是个能吏,允文允武,很受士卒爱戴。羊续原以为自己已然很得军心了,没想到南烨法师更得军心。只是一顿饭的功夫,羊续便感觉到了士卒对南烨法师那种发自心底的爱戴。

南烨不论走到哪里都有士卒向他握拳行礼,致敬问好,南烨则是一一回礼与士卒交谈,没有一点架子。羊续还是第一次见到向士卒行礼的主帅,也是第一次见到能令士卒如此尊敬的将帅。

让羊续感到哭笑不得的是,吃罢了晚饭,南烨还特意到自己的营中转了一圈。羊续发现自己营中的士卒对于南烨法师的态度也是敬畏异常,不少人初见南烨都是跪地叩头口称圣人法师,反而是自己这个领兵太守无人理会了。

南烨饭后巡营已然成了一种习惯,他麾下士卒天亮便要起床训练,天黑就要上床休息,一天中唯一的空闲便是饭后睡前这段时间。南烨便趁此机会巡视营地,与士卒谈心拉近感情。他这一招可谓十分好用,羊续麾下士卒就被南烨的一顿饭和一次巡营拉拢了不少。

一边巡营,南烨一边与羊续闲聊道:“我军南下之时也曾路过南阳,不知当时为何没有见到太守?”

羊续笑道:“当时下官并不在南阳太守府,而是在乡里巡游。”

南烨还是第一次听说汉末官员上山下乡深入基层,奇怪的问起羊续事情经过。羊续便笑着一一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