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页(2 / 2)

褚燕摇头叹息道:“张将军若是去追他们,那又将帐中诸人置于何地?而且我观郭太等人与南烨法师颇有交情,要不也不会来做说客。经此一事,他们就算留在营中恐怕也不肯出力了。还不如此时放他们离去,稍后张将军再写信致歉不迟。耽误之急是先安抚了诸位将军再说。”

张牛角看了看还在议论纷纷的众人也叹了口气对褚燕道:“若是帐中诸人能齐心协力又何愁大事不成?可惜啊!可惜……”张牛角也看出此事之所以不成是帐中诸将私心作怪。

褚燕劝说道:“张将军能将诸军聚合一处已然不易,若想让众人齐心,我等还需打上一仗确立威信才是。我看这进攻廮陶县城便是个绝佳机会,只要将军攻占了廮陶,必能树立军威一言九鼎。届时我等再请回郭太等人与南烨法师合作不迟。”

张牛角苦笑道:“也只能如此了!”说罢张牛角又安抚了一下帐中诸位将军,讨论了一下军情。一场军议就这样不欢而散。

郭太回到营中的时候,杨奉的营地还没扎完就听郭太道:“不必扎营了,我等这就起兵去与南烨法师汇合。”

杨奉听得一头雾水,不是说要结盟张牛角吗?怎么刚来便要走?他见郭太正在气头,便去问韩暹等人。韩暹、李乐、胡才三人添油加醋的将帐中遭遇又说了一遍,听得杨奉破口大骂:“这群贼孙,当真不识好人!也罢,我等这就回去,让他们也见识见识南烨法师精锐的厉害。”

郭太皱眉道:“那帐中有贼首二十余人,一个个看上去都颇为勇武,而且他们兵马又多。我担心南烨法师恐怕要吃亏。不如我等留下助南烨法师一臂之力。”

听郭太这么一说,杨奉四人都吓了一跳。杨奉劝道:“郭大哥,你可别犯糊涂。南烨法师若有克敌制胜的法术,不用我等也能对付那群贼孙。若是法师力有不逮,那就算加上我等这一万余人也是无用。”

郭太似乎下定了决心道:“经过此事便能看出,南烨法师才是真正为百姓着想,渴望天下太平,一心减少杀戮纷争之人。而那帐中诸贼只不过是为了一己私利而已。可笑他们一个个还想做什么皇帝、大将军,真是做梦!我意已决,此次必助法师,哪怕只能帮上一分也好。”

四人见劝不动郭太只好将希望放在南烨法师身上,祈祷南烨法师千万别拿他们这一万余人当炮灰才好。

第136章 走四方集星贼将 行天下震远扬名(8)

白波谷诸将之中只有韩暹最是清楚南烨法师的本事,也了解张白骑的为人。他知道南烨法师能让张白骑真心投效,肯定是善待黄巾士卒之人,若去投他十有八九不会被亏待。

韩暹见劝不动郭太,转而向郭太建议道:“郭大哥,你若一定要助法师与黑山诸贼为敌我也不阻拦。只是有一事你要听我一言。”

郭太问道:“你我兄弟,尽可直言。”

韩暹道:“南烨法师大道无边,妙法无穷,强我等百倍。我等去助法师,郭大哥可愿听从法师号令?若郭大哥愿服法师号令,依法师定计行事,我等也算助了法师一臂之力。可若是郭大哥不听号令,恐怕就要弄巧成拙,不但助不了法师,反而徒增麻烦,那就不如不去的好。”

郭太道:“韩贤弟说哪里话?我等既然去助法师,必是遵令而行,哪有不从号令的道理?若是不从号令,岂不是与刚才帐中那群乌合之众一般了吗?”

韩暹点头道:“郭大哥如此最好。我愿意同郭大哥一起去助法师。”

杨奉、李乐、胡才一听韩暹转而支持郭太差点吐血。三人将韩暹拉到一旁小声说道:“韩暹,你疯了不成?如此一来不是让大哥将兵权交予南烨法师?若是南烨法师命我等为先锋,你也遵从不成?”

韩暹得意一笑道:“你等放心!郭大哥是直爽人,若让他掌兵权说不定真会去抢个先锋来当。而南烨法师是仁慈之人,他掌兵权便绝不会命我等做先锋。

你等想想,若是南烨法师是那种阴险小人,张白骑和张宁二人又怎会去投他?这两人一个是大贤良师亲传弟子,一个更是大贤良师骨肉血脉,算起来都应该与剿灭黄巾的南烨法师有仇才对。而这二人都心甘情愿去助南烨法师并得到法师重用,便说明法师大仁、大义、大智、大勇绝对值得信服。我等只要放心投效依计而行相信不会有任何危险。”

听韩暹这么一解说,三人才稍微放下心来,跟随郭太拔营起寨一起去投南烨。

南烨扎营的位置距离廮陶县城约有一日路程,他也是担心被张牛角的斥候发现。根据南烨的经验,这些起义军首领虽然也知道要侦查敌情,可是对于情报的重视程度显然不足。他们的斥候并不会侦查太远的地方,而是在营地周围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