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已深,谈的也差不多了,赵石起身告辞。
李圃稍稍挽留,便也不再多话,只是吩咐人去叫在偏厅饮茶的李吉,自己则亲自将赵石送到厅堂门口。
“将军此次回京,功劳又是不小,封赏必然丰厚,老夫在这里,先恭喜将军了。”
赵石笑笑,在这个上面,他不用自谦,现在大秦的疆土,多数是他打下来的,在功劳上,没人能与他相提并论。
“赵石的功劳不算什么,若无前方将士敢死用命,赵石又能有多大作为,所以还要大人们多费神,将有功将士的赏赐发下去才是正理。”
“这个自然。”
李圃点头,在他心里,朝廷叙功之制也应该改一改了,现在有功之人渐多,又要论功行赏,又怕前方将领虚报军功,所以现在的叙功之制已经显得过于拖沓,不但让枢密院,兵部人等疲于奔命,而且,这么下去,前方将士难免要有怨言。
瞅了瞅赵石,李圃想就此事跟他说说,但那边李吉已经行了过来,想想,也不急于一时,之后日子还长,许多事情现在都已经绕不过这位大将军了,再说很多事也不是三言两语便能敲定下来,他心里装着的事情多着呢,想起一件是一件那怎么成?
待得李吉来到近前,见礼之后,李圃随着又送了几步。
临了,李圃停下脚步,挥手将引路的仆人赶开,笑道:“兵部右侍郎之位空悬已久,将军可有合适人选?”
赵石愣了愣,李吉脸色一变,嘴唇嚅动,到底没有插话,只是脸上的笑容可就僵硬多了。
赵石想了想,知道这算是个人情了,四品大员,这位李相大人倒是好气魄,不过即便他不开口,难道这兵部右侍郎的位子还能落在旁处?
随即,赵石便笑了笑,拱手为礼道:“李相说笑了,选贤任能之事,赵石怎么好插手?李相留步,夜深露重,赵石这就去了,改日在府中设宴,再与李相畅饮相谈。”
李圃神色不变,笑着拱手,“将军慢走,老夫这里就不远送了。”
好像方才的话根本就不是他说的一般。
出府的一路上,相送的李吉颇有些心不在焉,赵石心里暗自冷笑,这些世家之人,多数与那些草原权贵其实并无多大分别,得陇望蜀,贪婪之处,如出一辙,只是草原上的那些权贵们表现的更加赤裸一些罢了。
不一时,来到李府府门之外,赵石的护卫们早已等候在那里,大脑袋李浑也陪在旁边,赵石向李吉一拱手,“多谢相送。”
李吉回礼,“将军不必客气。”
赵石点了点头,回身从侍卫手中接过马缰绳,翻身上马,带着护卫,呼啸而去,连头也没回一下。
李浑小心翼翼的凑到若有所思的李吉身边,嘀咕了一句,“好大的威风……”
李吉回头便瞪了他一眼,现在他看谁可都有些不顺眼,口中立马斥责道:“瞅瞅你,衣衫不整的,成什么样子,有工夫说那些酸话,不如好好想想为官牧民之道,回去抄两遍论语,之后拿来给我过目。”
说罢便是拂袖而去,留下李浑眨巴着眼睛,眼珠转悠着,心想,难道四伯父也吃亏了,不然怎么会这么大的火气?
还抄论语,当我是族学里的小崽子吗?
李吉此时急急直奔正厅而来,到了那里一问,又寻去了书房。
书房之中,李圃官服已经换下,饮着香茗,显得分外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