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8页(1 / 2)

将血[校对版] 河边草 2219 字 14小时前

由不得他不惊,与其他党项贵族不同,他这些年率军征战,眼界见识,皆已渐渐成熟了起来。

吐蕃低地内附于秦人,加上秦人如今已经据有河东诸地,如果秦人再破草原诸部,实际上,大半个西夏已经在秦人包围之下……

他心中隐隐升起几许恐惧。

赵石,赵柱国。

这个名字如今已经没有人不知道了,而其人经历,也没有人比他更清楚。

随着秦人的强盛,这个当初以庆阳府之战崭露头角的西秦名将,如今已经成为天下诸国最可怕的一个敌人。

以稚龄从军,十几年间,南征北战,为西秦打下大片的疆土,几乎凭借一己之力,杀的金人闻风丧胆,更攻取了金国半壁江山。

自当年庆阳府一战,此人再未在秦夏战场上出现过,如今,终于对西夏露出了獠牙吗?

这样宏大的布局,十几年的积蓄,只为如今一战吗?

李元翰浑身发冷,想一想,吐蕃的那位太阳之子,是此人的生死之交,鞑靼人的公主,是他的妾室……

十几年的时光,十几年的征战,只为今日一个局面吗?

如果是这样的话,这将是怎样一个可怖可畏的对手啊,想到这些,李元翰心中之惊惧,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静思了两天之后,这位党项贵族终于艰涩的拿起笔来,写了一封书信给自己叔父,信中,他头一次向叔父建议,向秦人称臣,而且用了尽快两字,更是明言,朝中重臣们的迟疑,会让西夏陷入一个分外险恶的境地,西夏近二百年之国祚,很可能因为这样的迟疑而毁于一旦……

第1085章 颁赏

真想与此人再次较量于沙场啊,李元翰掷笔而叹,当年庆阳城南百里处那场凄风冷雨,让他刻骨铭心,可以说,那场不算大,却分外惨烈的战事,成就了两个人。

一个是他李元翰,若没有那一场战败,他自忖,也就没有现在的李元翰,那一战给了他失败以及失去亲人的伤痛,但也给了他决心和意志,一直以来,每一次处境艰难之时,他便会告诉自己,还有什么比在那个冰冷的雨夜中不断逃亡来的更加艰难呢?于是,每一次他都能坚定的前行,不管前面到底有多少险阻,因为他坚信,前路之上,不会有比那一晚更加冰寒彻骨的风雨了。

而那一战,成就的另外一个,便是如今的西秦名将,权倾西秦朝野的定军侯,冠军大将军赵石了。

要说,这十余年来,自己过的精彩壮烈,一步步成为西夏军中举足轻重之人,威名遍传西北。

那么西秦的那个大将军,活的就只能用波澜壮阔来形容了……

他清楚,这样的比较除了让自己沮丧之外,没有任何意义,但他却总有一种,冥冥之中,与这人有着联系的感觉。

而今,更让人沮丧的是,西夏百病丛生,秦人却越来越是强盛,而那个人,也越来越是强大,根本追之不及,也许这一辈子,也不可能与这人有对阵沙场的机会了,以那人目光之宏远,又如何能看得到他,并将他当做对手呢?

正值壮年的西夏名将,在这一刻,已经失去了与对方比较的勇气,惟愿一战,虽死无憾,这样不详的念头就势在他心中扎下了根……

当然,虽然他很想答应乃蛮部的来使,尽起左厢军司大军,联结乃蛮部,阻住秦人征伐的脚步。

但那毕竟是不可能的,即便这是一个无比正确的策略,军中的将领们,朝廷重臣们,也将没有一个人站在他的一边。

十多年过去,不知什么时候,与秦人开战已经成为朝野内外禁忌的话题,当年与秦人数十万大军鏖战疆场,大败秦人于沙漠戈壁之间的名臣良将们已经不在,没有人再有他们那样的豪情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