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页(1 / 2)

许节惊恐的睁大眼睛,想要呼喊求救,但那只大手,死死的将他的声音憋在了喉咙里。

一张狰狞的大脸凑了上来,“大将军让咱们来跟许大人请安问好。”

只一句话,许节脸色刷的便白了,身子也抖了起来,一发不可收拾,最后若非那只大手支撑,他很可能已经软在了地上。

一股尿骚味传来,赵四厌恶的皱了皱眉头,事情出乎意料的顺利,什么护卫之类的根本没有,大将军那里说的郑重,两人还小心着一直没有动手,瞧了两三日,都没瞧出护卫的好手到底在哪儿,终于两人忍不住,在今夜动了手。

这个许节已经是死人一般,但有些话却需传到,赵四舔了舔嘴唇道:“大将军让咱们兄弟转告于你,算是便宜你了,之后许家上上下下自会到阴曹地府陪你……”

许节绝望的挣扎了两下,想要说自己是朝廷命官,你们杀不得我,但那人根本不给他任何说话的机会,手上猛的一用力,咯吱一声,许节的脖子已经歪成了一个诡异的角度。

许节的身子一下子便软了下来,满脸的恐惧,眼中还有不可置信的光芒残留,也许是不相信自己就这么死了,也许是不相信那人真的敢派人来杀他,也许是……

谁知道呢,反正许节就这么死了,像许多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一样,被强有力的力量碾的粉碎,所有的自以为是,所有的刚愎自用,所有的妄想野心,所有的忘恩负义,所有的所有都随着生命的消逝而消逝,也许会留下那么一点痕迹,但绝对不是他畅想的那样,留名青史……

第0847章 风浪

若说咸宁七年三月间的长安城还算得上平静,那么到了四月,长安便已经风云突变。

四月中,宁阴县令许节被刺的消息传回长安,长安看上去还很平静,毕竟死的不过是个县令,只需派刑部捕快严查便是。

但谁都知道,许节之死绝对不可能这么简单的放过去了事,一个是朝廷命官,横死于内室,不管官大官小,都已经不算是什么小事,二来许节是什么人,干过些什么,谁都清楚,就这么被人割了脑袋,让朝堂上下许多人心里都憋着一股怒火。

朝堂政争,怕的就是有人肆无忌惮,比如说当年赵石长街遇刺,那时候,长安城内不论敌友,都只有一个声音,就是严查凶手以及幕后指使之人,最终查到了李任权身上,上下波及,不下数百人。

为什么,就是大家伙儿心里都明白,今日赵柱国遇刺,大家默不作声,日后自己不定就要遇到此等事情,官场中人,无论政见不合,还是私怨作祟,今日你占了我的位置,明日便有人来谋你的职位,这都是官场常态,谁还没有个不对付的敌人?

若是大家都收买刺客,暗养死士,闹起来还不得翻了天去,此乃官场大忌。

而许节之死,也就触及了这样的忌讳,窥伺于大将军赵石的,肯定在心中暗笑,赵柱国是犯了糊涂了,而另外也有许多人对大将军赵石的跋扈嚣张产生了不满,此时看上去平静,其实也许狂风暴雨只在顷刻之间了。

果然也不出人所料,接下来种从端入宫,谁也不知皇帝陛下说了什么,但种从端回府之后不久,便向上递了辞呈,不用问了,这根本不是自己请辞,而是等同于免职,不过是给种家存了些许颜面罢了。

这还只是一个开端,四月末尾,宫中又出了大事。

成郡王世子入宫见驾,不知怎么转到了太子东宫那里,惹怒了太子殿下,被太子殿下打了几鞭子,回去之后,便一病不起。

这还不算,余波未平之时,宫中又传出,太子与陛下宠幸的沈才人调笑不羁,被沈才人泼了一脸的酒,之后这位蜀中绝色又在景帝陛下面前哭诉。

景帝陛下震怒,接二连三的荒唐之事,不但让朝中群臣对太子失望不已,便是景帝陛下,也已忍无可忍,面对渐渐多起来的弹劾太子的奏章,虽然没多少动静,但犹豫之意已是一览无遗,太子储君之位终于摇摇欲坠……

而到得五月初,又是一件大事令朝野震动,河中都察使王正清弹劾河中处置使杜猛林的折子到了长安,随后,河中处置使杜猛林弹劾都察使王正清的折子也到了,相差不过几个时辰而已,显然这两位都急了。

王正清弹劾杜猛林,擅干政务,挑动民意,欲开战端以及擅杀朝廷命官等诸事,杜猛林弹劾王正清的言辞还要激烈的多,言此人为金人走狗,视河中民情于不顾,鞭打军中有功将士,险些挑起民乱,欲将河中赋予金人之手等事。

这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情,河中文武不和的种子早已种下,不过是在这个风口浪尖上暴露了出来而已。

以如今朝堂情势,不用问了,身为大将军赵石旧部的杜山虎辩词再是激烈,朝中诸臣也要偏向王正清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