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重九连忙问道:“那该如何退敌,杜将军可能良计?”
杜大下巴一愣,心想:“怎么搞的,我刚上来就问我如何退敌,难不成是又想把我给扔在外面不成?”
他道:“不用打,只要咱们在城头静观其变就可以了,这支燕军必会内讧而乱的!”
吴有仁连连点头,道:“不错,必会内讧而乱的!”
李重九长长地舒了口气,道:“那咱们就在这里等着看吧!朕腹中饥饿,快一天没吃东西了,不如咱们在城头摆下酒席,一边看燕军内讧,一边饮酒如何?”
众人此时感觉也是腹中饥饿,在紧急关头,他们太过紧张,也感觉不出饿来,可现在总算是放松了一下,便立即升出饥饿感来了,连忙纷纷叫人送酒肉上来,有的会享受的爵爷甚至派人回去叫自家的厨子来,打算就在城头现做好菜,请李重九品尝一下。
随着酒菜上来,连桌椅都摆到了城头上,气氛随之一变,变得轻松起来了,李重九坐在城楼上,很有诸葛亮唱空城计的架势,只不过诸葛亮的面前放的是琴,而他的面前放的是烧羊肉!
此时,大队的燕兵已然奔到了城下半里之处,不过燕兵并没有停留,而是以中心的帅旗为中心,往两边分散开去,看样子是要包围整个太原城!
吴有仁哈哈一笑,端起酒杯来,作势敬了李重九一杯,笑道:“此支燕军果然不足惧也,太原城虽不及长安,可却是天下大城之一,要想包围本城,至少需要二十万以上的兵力,可下面区区只不过数万兵马,就想要包围本城,不但包围不住,还把兵力分散了,这个馊主意不知是杨泽的心腹想出来的,还是桂宝华想出来的,反正是愚蠢之极啊!”
城楼上的大小爵爷们听了,无不哈哈大笑,每个人的脸上都是一副,下面的燕军不足为虑的表情!
可这时候,诚亲王的长子却小声对诚亲王道:“父王,那位吴大人似乎不懂兵啊!燕军不需要围城,他们只需要把城门给堵住就可以了啊!”他好歹是在民间历练过的,还算明白一些状况。
诚亲王却小声道:“他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呗,你听着就是,不用多言。唉,我现在有些后悔,让你们回来了,看来情况不妙啊!”
长子压低声音,道:“父王,燕王已死的消息是李秣封带回来的,如果万一是假消息,那位燕王没死……”
“那咱们就都得死了!”诚亲王脸上的肌肉一阵抽搐,他现在也担心这事儿呢,燕军还是成建制地奔来,没有一丝乱相,这个有点儿不对劲啊!
长子看向了还在和李重九说笑的吴有仁,小声道:“那咱们要不要先做好两手准备?燕军要是内讧,那就还按原计划进行,如果燕王已死是假消息,那可就不能再跟着……再跟着吴有仁干了,这个家伙的脑袋,到时借咱们一用,也是取得燕王原谅的一种方式啊!”他没好意思说不跟着李重九干了。
诚亲王也看了眼吴有仁,轻轻地嗯了声,小声道:“看下边内讧不内讧吧,静观其变,不忙做决定!”
第七百二十二章 会有严重后果的
诚亲王这时候也在怀疑,燕王杨泽到底有没有死,而这种想法,已经不是他一个人有了,就连靖德郡王,还有一些脑子不是特别愚钝的大小爵爷,也开始有这种想法了!
现在城墙上还没有动摇的人,除了一些不明白情况,一直被排除在决策圈之外的贵族之外,也就是吴有仁和李重九还在相信,杨泽死了,曾经风光无比的燕王肯定死了!
李重九坚信杨泽死了,是因为他自己怕死,他越怕死,他就越希望死的是别人,而不是他自己,如果杨泽已死的消息是假的,那么他就会非常清楚地明白,他自己的死期到了,他不想明白这点,所以他坚信杨泽死了。
而吴有仁则是认为杨泽肯定死了,怎么可能不死呢,杨泽必定死于内讧,没有证据说明杨泽没死,所以他一定是死了!
可再怎么坚信这点,也没法改变事实,城头上打算观战,观燕军内战的所有人,只不过在一刻钟就都傻了,因为他们看到燕军如潮水般的涌来,在离城墙半里之处停了下来,虽然此时天色早就全黑了,可燕军中军那里的大旗却仍能借着月亮看清楚!
尤其是当燕军停止前进后,开始点亮火把,而火把的火光照亮了大旗下的那人时,李重九和吴有仁则有立即晕过去的感觉,因为他们清清楚楚,或者说燕军非要他们清清楚楚地看到,大旗下的那名统帅,就是杨泽本人!
半里来地,并不是太过遥远,如果太原兵有硬弩,那种床弩,那么是足可以射到杨泽的,而且太原兵真的有这种床弩,可惜,这时候没有一个人想着去用!
李重九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指着远处的杨泽,道:“那,那个人是谁,他他,他不会就是杨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