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页(1 / 2)

“裕大人,大清的百万军队已经做好准备了,如果开战的话,我们能否获胜?你可得给本王一个准话!”摄政王爱新觉罗·绵愉看向了军机大臣兼兵部尚书裕诚。

“殿下请方向,大清的百万雄师早已经准备好了。在一个月之前,兵部就下达了备战命令,前线各部已经进入了紧急战备状态。并且,特别是在长江沿岸,我们修建了一系列的防御工事,这些防御工事可都是在英国教官的指导下修建的,属于世界一流的防御工事,逆匪一旦发起进攻的话,我们足以让他们碰的头破血流。”兵部尚书裕诚拍着胸脯保证道。

“这就好,这就好!”这个时候,摄政王爱新觉罗·绵愉才仿佛是吃了一颗定心丸一样。

“诸位,我大清能否中兴,就看这一战了。只要打败那些逆匪,在全盘接收逆匪的地盘,那我大清就中兴有望了。到时候,诸位都是我大清的功臣,我大清是绝对不会亏待大家的!”爱新觉罗·绵愉说道。他深知,满清要想打赢这一场战争,必须要依靠大家才行,向大家的许诺,都是希望大家能够更好的为满清卖命。

“谢王爷!”几个军机大臣们,都感激涕零。

“王爷,艾伯特将军和英国公使约翰·弗朗西斯·戴维斯,俄国公使伊凡到了!”摄政王府的一个下人对摄政王爱新觉罗·绵愉说道。

“啊!快快有请!”这些友邦的到来,让爱新觉罗·绵愉大为惊喜。现在这个时候,正是满清需要帮助的时候了。这些友邦,无疑能够给满清带来更大的底气。

很快,担任清军参谋长的艾伯特中将,英国驻满清公使约翰·弗朗西斯·戴维斯和俄国驻满清公使伊凡就走了进来。他们也得知中华帝国对满清宣战的消息。这对于英国和俄国来说,也是一件大事,这将直接关系到他们在东方的利益。特别是俄国,和满清签署秘密协议之后,他们将直接卷入到这场战争之中。

“艾伯特将军,两位公使大人,逆匪已经正式向大清宣战了。大清需要两国的帮助啊!”摄政王爱新觉罗·绵愉连忙向两国公使求援。毕竟,单单依靠满清的力量,是很难赢得这一场战争的胜利的。英国和俄国,已经成为了满清的救命稻草了。

“摄政王殿下,请放心。俄国和清国是签署了秘密协议的,我们绝对不会坐视不管的。我已经给远东总督穆拉维约夫阁下送信了,很快他就会率领大军前来助战的。到时候,我们一定能够轻易的击败中华帝国的!”俄国驻满清公使伊凡大言不惭的说道。

“公使阁下,可是逆匪也开始了扩军备战,依靠我们现有的军队,真的能够击败逆匪吗?”军机大臣兼兵部尚书裕诚说道。

“裕大人请放心,沙皇陛下已经下令派遣了第二批的援军了。第二批的援军总共十万人,包括五万精锐的陆军和五万哥萨克骑兵,他们已经在前往远东的路上了,很快就能够抵达了。我们的足够的兵力来击败中华帝国!”伊凡公使骄傲的说道。

“这实在太好了!”摄政王爱新觉罗·绵愉不由得信心大振。

英国驻满清公使约翰·弗朗西斯·戴维斯和艾伯特中将,对望了一眼,在他们的眼中,都有一丝担心。俄国居然再一次的增兵了,加上他们承诺的第一批的部队,俄国派遣到远东的部队将达到二十五万人。其中还包括十万精锐的哥萨克骑兵。如果满清和俄国击败了中华帝国的话,到时候俄国在远东的实力会大增的。英国苦心孤诣的想要围堵俄国的计划,恐怕不得不流产了。

“戴维斯公使阁下,英国能够帮助大清击败中华帝国吗?中华帝国可是英国的敌人啊!”军机大臣兼外务尚书赛尚阿突然问道。

“很抱歉,根据《中英缅甸谅解备忘录》,大英帝国不能继续对清国提供支援,否则的话,这将是对条约的侵犯!”英国驻满清公使约翰·弗朗西斯·戴维斯说道。

这个回答,让摄政王爱新觉罗·绵愉和一干军机大臣们有些无语。

“戴维斯阁下,英国还是准备等到局势明朗之后再下注吗?我不得不提醒阁下,到时候或许就已经晚了。”俄国驻满清公使伊凡说道。如果英国现在就能够加入进来的话,他们的胜算将更大。

“伊凡阁下,很抱歉,我目前还没有接到白厅的命令,大英帝国依旧是中立国!”约翰·弗朗西斯·戴维斯公使回答道。

第575章 打过长江

长江防线,原本是在中华帝国同满清签署了和平条约之后建立的一道从武昌一直到上海的防线,在这条防线上,中华帝国部署了3个军的兵力。另外,在距离防线两百公里的范围内,还有后续的3个军作为预备队。这一次,这六个军都将投入到对长江以北的清军的攻击当中。除了陆军之外,隶属于海军的长江舰队,也将参与进攻。长江舰队,是由海军退役的那些风帆战舰组成的。这些风帆战舰,虽然在海战中已经处于淘汰的对象了。但是在内河航道之中,依旧有着极强的战力。内河舰队一共下属36艘‘鲨鱼级’巡洋舰,堪称长江上最大的势力。也正是因为长江舰队的存在,使得满清空有上百万的军队,也不敢南渡长江。否则的话,满清的军队恐怕还没有渡过长江,就已经全部淹死在长江中了。

武昌,中华帝国的陆军的长江防线的西边重要据点,也是陆军第5军的军部所在地。在对满清宣战之前,第5军全军三万多人就已经进入了战备状态。除此之外,第3军的三万多人也进入了攻击位置,这一次,他们将同第5军一起,从武昌突破长江。除了这两个步兵军之外,直属总参谋部的重炮部队,也派遣了一个旅过来,整整120门105毫米轻型榴弹炮,使得帝国部署在武昌附近的军队,攻击力大增!

除了陆军部队之外,隶属于海军长江舰队也派遣了一支分舰队过来,12艘‘鲨鱼级’巡洋舰,将为陆军的渡江作战提供全程的火力支援。从炮火优势上来看,中华帝国已经完全占据了优势。

作战部副部长刘中明少将,负责指挥武昌的渡江战役。虽然,第3军军长周老四和第5军军长赵明富也是少将军衔,但是在等级上,却无法和刘中明少将相比。据说,这一次的战争过后,总参谋长牛猛上将会退役,到时候接任作战部部长的,无疑就是刘中明少将了。将来更是有可能出任总参谋长的人。在帝国军方系统中,除了高高在上的皇帝之外,就数总参谋长权力最大了。因此,没有人愿意得罪刘中明少将,即便资历比他要老得多,但是都非常配合他的工作,以便能够留下一份香火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