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留守,你是否太小看应良了?”杨智积笑道:“小陈庆之,七百白袍兵直捣叛贼粮草,杀贼过万战无不胜,又生擒杨玄感和李子雄,应良的鼎鼎大名,恐怕早就响彻整个大兴城内外了吧?”
“不可能,大兴不可能知道应良的名字!大兴城里,最多只有几位与老夫特别亲近的官员知道应良的名字,包括代王殿下,现在都还暂时不知道。”
卫老顽固的回答让陈应良和杨智积都有些糊涂,看了看陈应良和杨智积的惊讶神色,官场老滑头卫玄笑笑,补充道:“因为老夫在给大兴的公文和给代王殿下的奏章上,从来就没提起过应良的名字,只说是河南赞治府的记室陈某,所以大兴那边暂时还不知道这个小家伙的名字。另外就老夫所知,大兴的民间传言中,也只是把应良叫做小陈庆之,或者白袍小将军,并不知道应良的名字。”
“为什么?”杨智积有些糊涂了,好奇问道:“卫留守为什么要封锁这个消息?”
“当然是因为这个小家伙了。”卫玄拍拍陈应良的脑袋,微笑说道:“老夫答应过他一件事,为了兑现承诺,报答这小家伙对老夫和大兴将士的恩情,老夫当然不会给人事前知情和提前准备的机会。”
陈应良和杨智积何等奸诈,卫玄都把话说到这地步了,陈应良和杨智积那还有不明白的道理?感激之下,陈应良都不知道说些什么好了,杨智积却是犹豫了一下,然后才微笑说道:“卫留守,为了替应良出口恶气,何必故意把事闹这么大?”
“不只是给小家伙出口恶气,也是给老夫自己出一口恶气。”卫玄表情固执,冷哼道:“如果不是那个嫌贫爱富的狗东西,应良这小子还能便宜了樊子盖那个老不死?老夫这次东出潼关,又何至于输得这么惨?”
杨智积苦笑了,暗叹道:“可怜的家伙,看来卫老顽固是铁了心拿你当出气筒,让你背黑锅了。反正你是自作自受,本王犯不着为你开罪卫老头、樊老头和闻喜裴氏,就懒得管了,你自求多福吧。”
暗叹过后,杨智积又转向了陈应良,轻笑着说道:“应良,本王知道你肯定是满肚子怨气,也不想阻止你出气,本王只想提醒你一句,得饶人处且饶人,你现在还年轻,得为你自己的将来打算。”
“多谢殿下指点。”陈应良也知道杨智积对是自己是一番好意,便也恭敬行礼道谢。
“没事,到时候恶人老夫来做,用不着这小家伙得罪人。”卫老顽固一挥手,又说道:“事就这么定了,应良你下去准备一下,明天我们就出发回大兴,没什么的事话,就散了吧。”
“卫留守,蔡王殿下,等等,还有一件事。”陈应良赶紧开口。
“什么事?说。”卫玄眼皮都没眨一下。
“这……。”陈应良表情十分尴尬,道:“晚辈说了,卫留守和蔡王殿下你们可别笑——晚辈,想向你们借点钱。”
“借钱?借钱干什么?”卫玄和杨智积都楞住了。
“路费,生活费。”陈应良表情更尴尬了,苦笑说道:“不瞒你们说,我当初从大兴到洛阳投军,是变卖了父母给我留下的订亲信物当路费,两个多月了,那点钱早用光了,裴叔父只到了渑池就被召回了洛阳,一直没有给我发俸禄,樊留守给我的赏赐,也全部被我分给了报国军将士,所以我现在穷得是连嚼谷都没有了,单独回大兴的话,不向你们借点钱就不行了。”
杨智积和卫玄对视一笑,然后异口同声的说道:“不借!让你这小家伙饿着肚子回家!”
“让晚辈饿着肚子回家倒没什么。”陈应良哭丧着脸说道:“可是晚辈到了家里,也是直接饿死的命,不瞒你们说,晚辈离开大兴的前几个月,都是到菜场里拣人家不要的菜叶子熬粥喝啊。”
第六十九章 重返大兴
弘化留守元弘嗣起兵谋反最终证明只是虚惊一场,大兴方面既没有接到任何北线告警,也没有发现元弘嗣有任何造反的迹象,同时卫玄也通过亲自审问李子雄得知,所谓的元弘嗣谋反不过是李密故意放出的谣言,目的是鼓舞叛军队伍的军心士气,顺带着也转移了一些隋军队伍的注意力。
反复确认了此事后,再得到了河南赞治府记室陈某率领白袍兵生擒杨玄感的消息后,担心战火烧进关中的大兴朝廷欢呼雀跃之余,一度风声鹤唳的大兴城也终于恢复了宁静,全城戒严当天就被解除,被迫关闭多日的西城利人市和东城都会市也重新开放,被困在城外多日的西域胡商得以自由进出城门,重开贸易,然后没过多少时间,大兴国都也就完全恢复了往日的繁华热闹。
八月下旬,一个很普通的下午,商贸发达的大兴西城延平门一带和往常一样的喧哗热闹,人来人往,满载着各种货物的骆队马队来往不绝,几乎没有人注意到的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三个牵着骏马的年轻人正站在告示栏前,三个年轻人中有两人年龄稍长,一左一右站定,一个脸上还带着稚气的少年则站在了中间领导地位,呆呆的看着告示栏发楞,不算太难看的稚嫩脸庞上神情复杂,似乎有些沧桑,还有一些感怀惆怅。
“悬赏千贯捉拿乱贼杨玄挺、杨积善,悬赏八百贯捉拿乱贼李密……,画这人像的画师也太差了吧?这人像那象李密?简直就象刘将军!陈记室,画这像的人是不是叛贼同党啊?把李密狗贼画成这样,简直是帮李密逃命嘛。”
站着稚气少年右边的年轻人忿忿不平,就好象他见过正被大隋朝廷悬赏捉拿的叛贼首脑李密一样,稚气少年则微微一笑,道:“也就是走个过场了,李密那个奸贼傻了才会逃来大兴,他本身就是大兴人,还在大兴皇城里当过千牛备身,大兴城里认识他的人非常多,他要想活命,最好的办法就是向东逃,往乱贼多的东方去,那里才是他的天地。”
“只可惜我们以前谁也没见过李密,不然的话,那天在邙山我一刀就把他砍了,那时候我和我哥早就握住刀了,如果那个奸贼不耍诈,我一刀就要了他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