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1页(2 / 2)

贩卖没有了利润,于是种田也就没有多少利润可言了,唯一的好处就是能够吃饱肚皮。

庞籍看到了小皇帝的旨意,知道这样做非常的不妥,但是,小皇帝最初的旨意是不能驳回的,这是为小皇帝的威信考虑。

最终小皇帝的旨意顺利的通过了中枢吗,通过了左右两台,给事中也没有退回皇帝的旨意,各道州府一体遵行,天下粮商怨声载道,一道旨意就把大宋的粮商活路给堵死了。

“陛下,大宋的粮食产量从来都不是均衡的,南方稻米产量高,北方小麦产量低,如今,我大宋北方人口多于南方人口,所以,我们就需要把南方多余的粮食运送到北方来,如此一来,南北双方才会有足够的粮食吃。尤其是东京这样的大城市,它本身是不产粮食的,周边的小县产出的粮食也不足以供应京师,京师的粮食大部分都倚赖运河从南方运过来。

因此,东京人吃稻米的人远比吃面食的人多。”

庞籍坐在椅子上苦口婆心的给小皇帝赵旭讲述粮食产地与价格的关系,以及与粮商的关系。就希望皇帝能够明白,治理天下绝对不是一时头脑发热就能治理好的。

赵旭前些天白龙鱼服去云家的时候,路过一个粮店,此时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东京粮价飞涨,一个买不起粮食的妇人拖着三个幼小的孩子坐在粮店门口大哭。

三个孩子喊着饿,而粮店里面的伙计却抱着手看热闹,根本就不给手里只有五个铜钱的妇人卖粮食。

与小皇帝在一起的云家大小姐大怒,当场就带着弟弟把粮店砸了一个稀巴烂,粮店伙计和掌柜的满嘴牙都被云家的家将以及皇宫侍卫给打的一颗不剩,原因就是那个掌柜的说了一句拿来的野东西来店里捣乱。

最后云家大小姐掏出一锭银子买下了粮店里所有的粮食,把里面的粮食都送给了那些买不起粮食的可怜人。

云家大小姐看到妇人抱着孩子喜极而泣的模样含着泪花质问皇帝,为什么会任由这些黑心的商人来欺负人?

亲眼看见粮商黑心嘴脸的皇帝,大怒之后回到宫里就苦思冥想出这样一个办法。

“太傅,朕实在是看不下去那些黑心的商贾欺负朕的子民。”

庞籍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看着皇帝欣慰的道:“陛下心中藏有天下子民,老臣极为欢喜,这是一个明君必须拥有的一个胸怀啊。

只是陛下忘记了,粮店的主人虽然坏,但是,他们同样也是陛下的子民啊,只要他们在大宋律法允许的范围内做生意,陛下就该支持,而不是野蛮的制止。

此时,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也正是新旧粮食交替之时,这时候去年的粮食已经吃完了,新的粮食还没有运到京师,所以,粮食价格上涨乃是顺理成章之事。

老臣查看过,今年粮食的上涨幅度并不算大,商贾也没有囤聚粮食刻意抬高价格,只要新粮到了东京,价格自然就会落下来。”

“可是,那个妇人……”

“陛下,妇人和孩子吃不上饭,是官府的责任而不是粮商的责任,陛下统管的常平仓就是在这个时候用的,救济百姓的粮食因该从常平仓里面出,而不是应该由粮商出,粮商已经给大宋缴纳了赋税,那么,他的责任就已经完成了。”

“这么说,朕错了?”

庞籍大笑道:“陛下一片爱民之心何错之有,再说雷霆雨露都是君恩,虽说眼下苦了粮商,但是全天下的百姓却对陛下一片爱民之心铭感五内,得失之间并无差错。”

“可是您早先说朕这样做了之后,就会造成天下的粮食不再流通,也就不会有商人愿意把粮食运送到京师来。”

“调剂天下阴阳,是老臣这个宰相的职责,并非陛下的负担,之所以会出现粮食价格在全天下的不统一,罪魁祸首就是运费,陛下只是规定了粮食价格,没有计算运输的费用,这时候陛下应该再下一道旨意,规定运费的多寡,如此一来,粮商也就没有怨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