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页(2 / 2)

知不知道啊,现在满朝文武最想杀掉的人就是高继宣,每个人都以为是这家伙蛊惑皇帝御驾亲征的,石守信给我来信说,这事不关高继宣的事情,全是皇帝自己的主意。

小轼啊,你说事情到了这一步,我们只有弄险了,虽然我很想不管皇帝的死活,可是现在他还死不得,小皇帝太小,他死了,大宋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就只能等小皇帝成长起来以后再说,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所以,我们只能快速的收拾掉萧火儿,然后领兵北进,逼迫辽国从河间府撤兵,只有这样才是把狄帅从尴尬的境地里解救出来。”

苏轼听完云峥的话,把文书放在桌案上,一溜烟的就跑了,一边跑一边要苏童给他准备战马,他要去荒原看着那些人应对郭恒川,这事情太重要了。

李常从帷幕后面钻出来笑道:“陛下出京不过是表示一下自己的决心,出京不过八十里,驻扎在野外表示和将士们同甘共苦,何时跑去任丘那种前沿军事要地了?您危言耸听所为何来?”

云峥收拾好文书笑骂道:“我发现你现在越来越喜欢把自己藏在我的帷幕后面了,整天鬼气森森的也不怕折寿,总是偷听别人的谈话很有趣吗?”

李常笑道:“我发现大帅的处事方法非常的有趣,就不由得起了觊觎之心,这样的好东西多学学总归是好的,说说,您的目的何在?”

云峥无可奈何的道:“这孩子很聪慧,就是胆子小了点,既然他自己已经制定了计策,那么就该他自己盯着完成,总躲在后面难成大器啊!”

第七章 大戏

李常撇撇嘴道:“你就胡说吧,这孩子文采风流,根本就不是上阵打仗的料,你非要把他弄上战场,万一出了事情,我看你如何向苏明允如何交代!”

云峥笑道:“人家身上的防御比我身上的还周全,我只有一件细鳞甲上衣,人家可是全套的,这孩子总说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所以你就不必去操心他的安危了。”

李常呵呵一笑,也就离开了军帐,郭如海的皮被扒走了,但是他的血肉却完整的留了下来,正好制作成蜡人,作为自己武勋的见证,这样做,也能稍微遮掩一下云侯的暴戾,身为下属,总要为自己的上官多考虑一点的。

苏轼自然不会单枪匹马的去荒原,他带了足足六百多名少年军骑兵,再加上前面跟着王皮匠他们去荒原的三百四百骑兵正好一千骑。

连续不断的作战,让雁门关外的这片荒原上倒满了人的尸体,以及战马的骸骨,腐烂的尸体自然就会引来荒原上的苍狼,这些狼和草原上的狼群不同,它们永远都是孤独的存在,如果你在荒原上看到一条浑身乌漆吗黑的瘦狼从地平线上跑过,那么你一定要小心了,因为那头狼已经把你定为它的饭食了,它会紧紧地跟着你,直到你死去,当然,如果你不愿意死,它会很乐意在某一个你不注意的时候杀死你,最终你还是它的食物,它们的耐心无比的强韧。

如果它们找不到新鲜可口的食物,就只能吃腐烂的尸体了,这里的狼,是苏轼见过最不喜欢吃腐肉的狼了,也是他见过最阴险的狼。

看到了狼,他就会想到对面的辽人,这些人尊奉狼为自己的祖先,所以他们视战争如同劳作,只是这些年,这头狼已经被四海的血肉养的肥胖不堪,行动迟缓,已经不能快速敏捷的去捕捉猎物了,靠着往日杀死的吃不完的猎物腐烂的尸体,依旧保持着蓬勃的活力。

这时候,应该给这头狼供应更加肥美的肉食,供应更加香醇的美酒,让美食来堕落他们的身体,用美酒来麻醉他们的神经,直到这头狼全身上下都变得腐败不堪了,一个老人拿着锄头就能轻易地将这头狼置于死地,狼皮可以用来制作褥子,狼肉可以用来吃饱肚子,到了那时候,有什么仇都报了,没有必要现在就引起这头狼的警觉,让他重新变得彪悍无比。

苏轼认为皇帝如今正在干的事情就是在让这头狼重新变得彪悍。

夫不争,故无敌于天下!坐看他高楼起,坐看他高楼塌掉,这才应该是大宋国该做的事情。

先生不同意这样的看法啊,他说这是标准的狗一样的儒家教义,还给安上了一个犬儒的名号,苏轼自认自己不是狗,可是在先生的面前自己好像总是长不大。

他的一句话就让自己无言以对,辽国在衰弱,同样的大宋也在衰弱,这样下去的结果就是从两只老虎打架,变成了两只狗在互相撕咬,两个国家的现状没有任何改变。

就连苏轼自己也不得不承认,似乎,可能,也许,大宋的衰败速度可能比辽国还要快!

一声鹰呖将苏轼从沉思中唤醒,勃勃不满的看着苏轼,他对这个胖子没有一点好感,整天都是懒洋洋的,他似乎除了吃饭之外,就会躺在一张躺椅上喝茶,还总是需要别人来伺候,似乎动一下就会要了他的命。

这样的家伙如果在自己的部族里,爷爷早就会拿着大棒子敲得他满院子乱窜了,哪里轮得到他躺在躺椅上优哉游哉,爷爷说过,懒人就不该活在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