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页(2 / 2)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

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吴杰唱了一句云峥昔日做的这首满江红,其余的武胜军旧部就齐声高歌,即便是李常和邹同也用筷子敲击着桌子跟着高歌,等这首歌唱完,众人只觉得胸中的郁闷之气一扫而空,恨不得辽人现在就来冲关,好让自己能够宣泄一下胸中的血气。

酒兴也随之高昂起来,李常赋诗一首被众人鼓掌欢呼,洋洋自得,吴杰,褚大志都是饱学之士,自然跟着赋诗,李东楚多年不吟诗,有些生涩,吟唱了一段代州小调,众人自然是越发的捧场,好评如潮,说到吟诗,苏轼坐不住了,听这些人随口吟唱一些不入流的诗歌,不由得食指大动,刚准备站起来赋诗一首,好让这些人明白什么是诗歌,却被云峥一把拉住,用眼神威逼他不许出去,三番两次之后,只好郁闷的坐在云峥边上听这些人自吹自擂,然后互相用最肉麻的语言恭维。一种强烈的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不平感油然而生,偷眼看一下云峥凌厉的眼神,只好玩命的往自己嘴里塞羊肉,他认为自己此时已经才思泉涌了,不用羊肉压一下,那些好东西就会自己从肚子里冒出来。

他知道在自己老师的眼中,天下所有的东西都是工具,包括那些优美的诗词歌赋,所以先生才会吟诵《满江红》才会吟诵《破阵子》好不容易吟诵了一首《青玉案》也是在逼不得已的状况下才干的事情,他永远对那些有用的诗词感兴趣,对李后主以及柳三变的那些凄艳绝美的诗词毫无好感,认为那些东西都是在玩物丧志!很不幸,自己做的很多诗词也被先生归类到了这一类,这让他非常的郁闷。

一声响亮的鹰呖在城头响起,云峥怵然一惊,起身来到城头,只见高空有六只海东青正在天空盘旋,绕着城池发出凄厉的鸣叫声,每一声似乎都在催人行动。

“笑林,我们的斥候派出去多远?”云峥回头问正在抬头观望的笑林。

“固定斥候出去了六十里,游动斥候在百里之外!”

“上一次出去的斥候什么时候回来的?”

“前天,游动斥候三天一回报,固定斥候两日一平安!”

“命少年军出动三百人,伪装成辽人,必须将斥候放到两百里之外,我今日的感觉不好,两百里的距离也只是辽人骑兵一日的突袭路程。”

听云峥说出自己的担忧,李东楚小声道:“启禀大帅,雁门关出动两百里就到了辽国朔州,那里是辽国彰化军节度,乃是辽国首屈一指的精锐所在,应州、寰州、朔州、云州,都是石敬瑭敬献给辽国的燕云十六州中的四州之地,那里大军云集,不适合斥候过度靠近。”

云峥沉默片刻道:“春天就要来了,大战也就要开始了,这一次我们要做好进军的准备了,只是固守雁门关,朝廷没必要派我过来,说实话,我很想要这四州之地。”

第五十七章 皇帝心是玻璃做的

李常瞅瞅邹同,见他面无表情的站在那里一言不发,就转身对诸将道:“之前有一个消息没有通报给大家,现在当着天使的面说,大宋安排了一着暗棋,很快就要爆发,此事一旦爆发,宋辽两国之战就不可避免,这是一场真正的大战,老夫希望所有将士务必提高警惕,小心应对,姜哲守卫的宁武关,郎坦守卫的偏关,都会有密令颁布。

至于是什么暗棋,你们没必要知道,只需要知道一点,辽国人会打过来,只要辽国进攻河间府,我们就进攻应州、寰州、朔州、云州。务必让辽国首尾难顾,逼迫他们从河间府撤军,减轻狄帅那里的压力,此为密令,不得外传!”

诸将一起躬身应诺,笑林见云峥并没有改变想法的意思率先走出敌楼,去安排少年军出征的事宜。其余的诸将也纷纷告退,一时间敌楼里只有云峥,苏轼,李常和邹同了。

邹同靠近云峥的身边小声道:“云侯,您认为陛下的大计能够成功吗?”

云峥叹口气道:“成功的可能太小了,我一度做了推演,推演之后发现成功的可能不到一成,这个推演还是以我和狄帅为领军将领的前提下进行的。

自古以来,偷袭之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将领有随机应变之能,军卒有陷于死地不惊的彪悍,可是这两点,高继宣都没有可能做到,从海边到鸭子河还有四百余里地需要潜行,上万人的军伍在一望无际的荒原上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我当初偷袭升龙府,如果没有茂密的林莽作掩护也不可能成功,偷袭是军中最大的忌讳,只有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抱着以小搏大的希望才会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