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云峥在擂鼓聚将准备开始全军大分赃的时候,军帐里的军官少了三个人,云峥很奇怪彭九的反应,这家伙才是余靖强力拉拢的对象,想不到这家伙竟然第一个回绝了余靖的拉拢,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留。
武胜军发钱是有规章的,军法官笑林将功劳簿分发给了那些商贾,商贾们连夜按照武胜军的规矩开始计算赏赐,武胜军军卒见商贾们的帐房里灯火通明的就知道这些人在计算自己应该得到多少钱粮,其实他们早就知道自己能拿多少赏赐,自从进了武胜军开始参加剿匪,那些简单的计算方式他们很清楚,就算有一些愚笨些的,也自然会有同伴帮他计算的清清楚楚的。
文彦博皱着眉头站在大场子里,瞅着红榜上那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好几次想去质问云峥,一个军卒怎么可能会得到八十三贯五百六十文这么夸张的数字。
还以为红榜公布出来武胜军中会一片欢腾,谁知道那些人只是瞅了一眼红榜,拿写在手上的数字对照一下红榜的数字,见两行字没什么区别,就该干什么去干什么了,多余的反应都没有。
二十万四万六千八百余贯钱的总额让文彦博的心中流血不止,如果把这些钱堆起来,那是一座快两百万斤重的铜山!大宋每年新铸造的铜钱不过三十三万贯……
“出钱的是商贾?”文彦博听到仆役听来的消息后,吃惊的合不拢嘴巴,云峥是如何让这些满身铜臭的商贾心甘情愿掏这笔钱的?
白日里他看到了,那些掏钱的商贾没有半点的不愿意,和军卒们互相拱着手不断地说着“恭喜发财”的吉祥话,笑的就像是一尊弥勒佛。
坐不住的文彦博似乎没看见铜山的存在,赶紧走出去来到商贾发钱的地方仔细观察,他不相信云峥会用金子或者银子来付账。
发钱的地方很平静,军卒们一个个笑嘻嘻的,从脖子上取下自己的军牌递给账房,账房查验了军牌之后,就会有七八张不同面额的交子装在一个草绿色的锦囊里递出来,军卒检查了交子之后就高高兴兴的挂号军牌,藏好锦囊去找同乡饮酒……
第十五章 武胜军的军费由来
“原来是交子啊!”
文彦博小声的嘀咕一句。
苏洵见文彦博在人群外面站了好久,连忙起身走过来笑道:“三司使有何疑问之处,尽管问,下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二十四万贯这样的巨资那些商贾真的能够掏出来?”
既然已经担任了三司使,文彦博对大宋财政和天下库藏都有一个清醒的认知,这笔钱几乎比得上蜀中半年的财赋了,这包括了盐铁税,酒税,茶马税,农税,商税的总和绝对不可能是十一家商贾能够承担的起的。
苏洵笑而不答,邀请文彦博去自己的帐篷叙话。
仆人给上了一壶茶,就躬身退了下去,苏洵亲自给文彦博斟满茶水这才说:“十一家商贾,其实就是十一个集团,蜀中商贾不下六千家,基本上都在这十一个集团之中,二十四万贯分散到六千余家商贾身上,每家不过四十贯钱,这样解说过后,三司使还以为二十四万贯钱财很多吗?
您也不要以为这些商贾真的已经联合在了一起,他们只是联合一次而已,就是为了这次南征他们才捐弃前嫌走到一起来的。
他们按照股份缴纳的钱财,其实是一种商业行为,这些钱其实就是进货的款项,您也看到了军营中络绎不绝的驮队了,商贾们将货物日夜不停地运往柳州水路,已经有半个多月了,到现在不过运走了三成而已。
早在出兵之前将主就和商家有一个合约,那就是一旦攻取升龙城,交趾的国库,皇家宝库,以及官库里的东西归武胜军,因为大宋需要这些红利。
而其余的财货,武胜军不管,也不拿,是那些商贾们自己带着人从升龙城辛辛苦苦搬回来的货物,所以武胜军也不得触碰,事到如今,这个合约已经圆满完成,到了商贾们开始为这次进货行为付款的时候了。”
文彦博端着茶杯的手抖了一下,很快就恢复了平静,啜了一口香茶称赞一声道:“本官听说广南如今遍植茉莉,就与这杯中茶有关?”
苏洵笑道:“正是如此,都是那些商贾在等待出兵的日子里闲来无事发现广南最适合种植茉莉,所以才有了这个提议,广南安抚使也大力的推荐,商贾和刚刚安定下来的百姓已经签订了收购茉莉花的合约,并且还先行支付了一部分钱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