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页(1 / 2)

民乱发生之后最倒霉的人是谁?还不是自己这些富户啊,穷人都去造反了,一想到云峥描述的景象,在和自己知道的情形一印证,大家立刻就慌了手脚。

“小弟是年轻人,拿不了主意了,这就去向陆家的老祖宗请教拿个主意,作为族婿,他老人家不能看着小弟不管啊,咱们成都府,只有他老人家平平安安的渡过了王小波,李顺之乱,一定会有主意的。”

云峥说完这些话,拔腿就走,扔在桌子上的铜钱连数都不数。

云峥一走,别的富户也没心思喝茶了,垂头丧气的拱手作别,也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说:“这事还真的只有请陆翁帮着大家拿个主意,兄弟这就去登门拜访。”

云峥坐在马车里微微的掀开马车的帘子往外看,果然如他所想,那些人已经步履匆匆的各回各家了,还有一些正在往城外走,骑驴的,坐车的都有。

微微闭上了眼睛,一遍一遍的思虑这次做法的漏洞,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露出马脚,既然那些富商们可以为富不仁,那就休怪老百姓兴风作浪了,云峥很自然地把自己算到老百姓的行列里去了,不管自己拥有了多少的钱财,他依然固执的认为自己就是一个老百姓。

恐慌的种子已经种下去了,现在就慢慢地等待他们发酵,成长,最后成熟结果,人的感情是脆弱的,而安全感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孜孜以求的,现在拿安全感下刀子,不知道这些既得利益者能够挺到几时。

“猴子,苍耳叔他们回来了吗?”

“回来了,刚才憨牛去灵犀阁的时候告诉我的,带回来好多猎物,夫人正在家里分门别类的安排,准备剥了皮子之后就拿炭火熏了,风干之后储备起来。”

云峥点点头,苍耳他们走了,笑林就必须留下来守着云家的火药库,这也是笑林自己的职责,每天数一次数量是他必须要干的事情。

云峥不觉得老百姓造反有什么不对,没饭吃了,要饿死了,不造反难道就等着活活的饿死?事情临到自己头上,云峥觉得自己会做的更加的过分。他从来就不是顺民!

谣言往往比风传的还要快,当云峥去彭蠡先生那里转了一圈,探望了一下老人家,回到家的时候,笑林已经全副武装了,作为密谍,他必须探查到整个事件的根源,这非常的重要。

造反的几个兆头已经完全具备了,石人,箴言,灾荒,如今的成都府在他看来已经危如累卵,一想到王小波和李顺,他心里就惶急的厉害,蜀中人有造反的传统。

“事情急转直下,万分危急,我已经把信息传递出去了,这些天你切记,切记不要出乱子,密谍会横行成都,能不出家门就不要出门。”

笑林嘱咐了云峥两句,就匆匆的出了云家的大门……

第四十一章 最后的一根稻草

陆翁要求云家人全部搬到他家的桃林别院里去住,彭蠡先生也要求云峥快快躲到锦江书院里来,都被云峥一一谢绝了,借口就是自己需要照顾的人很多,不能一走了之,理由非常地高尚。

大雪只要多下一天,危机就变得危急一分,对大雪没有多少经验的成都人忽然发现,雪停之后才是大麻烦,太阳在猛烈地照射,大地上却越发的寒冷,等到冷雾起来之后,成都府冻死人的事件就不可避免的到来了。

冻死的人其实不多,大部分都是些无家可归者,可是一大早衙役们拖着板车从街头巷尾往板车上扔尸体的情形,看的人心里发寒。

等到官府发现这样的事情会刺激到更多人,改成临晨捡死尸的时候,为时已晚,整个成都府都笼罩在恐惧的阴云之中。

“开始死人了!”笑林的脸比外面的寒雾还要阴冷几分。

“这其实不严重吧,我看过地方志,成都府每年都有寒雾降临,起寒雾的时候总会冻死人的,比如前年就有僵尸一十六具。”

云峥把一碗热粥递给笑林,还吩咐腊肉给笑林重新那一双足够厚的靴子来,这家伙也不知道跑了多少路,七八天的时间,一双鞋子就跑的稀烂,黝黑的脚上都已经起了冻疮。

笑林喝完了热粥,呻吟一声,从墙角拎过来一坛子酒,往粥碗里倒了一碗,一仰脖子就喝的干干净净,放下碗疑惑的对云铮说:“很奇怪,这一次的祸乱也不知道是谁在引导,我一路追查,总是找不到线索,那个捞石人上来的渔夫,竟然没有人见过,没有人记得石人从江里捞上来的场景,但是每一个见过石人的渔夫都信誓旦旦的说确实有这样的一个人,而且十个人嘴里能说出十种样子,山里面的冬雷,也找不到任何有用的信息,后面接踵而来的大雪将所有的痕迹遮掩的无影无踪。

贫道估计这些人都是心怀不轨者,如今已然潜伏起来,等待事情发展到不可救药的程度之后再振臂一挥立时从者就会蜂拥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