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页(1 / 2)

汉武大帝时,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将草原上最强大的游牧民族驱逐两千余里,自此以后,匈奴再也无力南下。

这件事被匈奴人视为最大的耻辱,也是他们一直仇视汉人的原因。夏王为什么要如防贼一般地提防匈奴?为什么要捧起原本势力不算强大的铁勒?追根溯源,匈奴人对汉人的恨才是主要原因。

阿里浑身一颤,显然听出了这位副城主的怒意,赶忙赔笑道:“耶赤勒大人,请您不要怀疑阿里带来友谊的决心。我对您的尊敬和崇拜从来都不曾减少过一分,也因为获得您的友谊而倍感荣耀。”

耶赤勒脸色并未好转,道指着唐安鼻子道:“哼,那你带这个汉人来找我,到底是为了什么?”

唐安拍了拍手足无措的阿里的肩膀,他虽然听不懂两人说了些什么,但是看耶赤勒的动作,听他暴怒的语气,不难感受到其中的敌意。

“告诉他,我是你旅途中遇到的贵人,正是因为我的指引,让你避免了许多损失。”

贵人?阿里苦着脸咧嘴一笑,暗叹你是我的灾星还差不多。

硬着头皮将唐安的话翻译成夏语,耶赤勒听完哈哈大笑,道:“听你的语气,莫非他还是个萨满不成?我听说这样的人在大唐被称为‘巫师’,是不被认可的异类,这个家伙一定是在大唐混不下去了,所以才到西域来试试运气。不过很可惜,我不认为他会比匈奴的萨满大人更为优秀。而且……作为我的朋友,你应该知道我对汉人的态度。”

匈奴人原本并没有浓重的宗教信仰,他们只是单纯得为了财富而杀人,直到被夏国整合之后,神武教对于众多部族的精神统治,才让匈奴人意识到了信仰的可怕。

他们重新拾起了原本信奉的萨满教,同样学着用宗教力量去影响治下的子民。在战乱中很大一部分人通过教义找到了心灵寄托,尤其是把脑袋放在马背上的军人。

耶赤勒,显然也是其中一个。

他是“大匈奴理想帝国”的信奉者,保持着一个匈奴人骨子里的骄傲。这份骄傲只有一个污点,而污点的缔造者就是汉人。

第407章 真的抱住了

听完阿里的翻译,唐安心中更为笃定。

耶赤勒能够去费心了解大唐的宗教情况,侧面证明他显然是一个狂热的宗教份子。只不过由于匈奴人独有的骄傲,让他对匈奴人以外的萨满充满排斥,或者说——对汉人的排斥。

要走进耶赤勒的内心,让这个固执而野蛮的匈奴人对自己深信不疑,当然需要一些拿得出手的手段。只不过展现“手段”的方式要得宜,要保持一位“大萨满”基本的傲慢,因为通常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会傲慢。

唐安背负双手,斜了阿里一眼:“请你告诉耶赤勒大人,我们大唐的算术博大精深,千年文化的指引,让我们在推衍、星宿、数算、命理等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说得直白一些,我并不认为匈奴的萨满会比唐国的算命先生更加神奇。”

阿里吞了口唾沫,虽然感受到气氛越来越僵,但面对不能得罪的两个人,还是咬着原封不动地作了翻译。

耶赤勒勃然大怒,瞪着铜铃般的大眼吼道:“你的意思是说,唐国的神术比我们匈奴的神术还要强?你知不知道,就凭你这一句话,我就能杀了你!”

阿里吓得浑身一哆嗦,想想苏媚儿谈笑间让十八颗人头落地的骇人场面,暗道谁杀谁还不一定呢。

“耶赤勒大人,请您息怒!我相信这位来自唐国的朋友绝对没有半点恶意!”阿里赶忙跳出来挡在二人中间,转过头来对唐安挤眉弄眼,暗示他不要再触怒耶赤勒。

唐安全然不理会阿里的小动作,依旧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那怡然自得的做派,还真有几分世外高人的风采。

“你不要担心,只要你按照我说的做,我保证他不会把我们怎么样。”唐安打消了阿里的顾虑,“告诉他,想要评断任何事物的好坏,并非只是动动嘴皮子打嘴仗,而是要看实际结果。耶赤勒大人是讲道理的人,断然不会如此武断。”

果然,听完唐安间接地一记马屁,耶赤勒脸色稍霁,却还是不屑道:“好,若是现在就把你杀了,难免会让我的朋友觉得我处事不公。我便给你一个机会:拿出你所谓的巫术让我见识见识,如果你能说得准,说不定我一开心,就会饶了你一条狗命。”

唐安毫不介意他的威胁,似是觉得再多说下去毫无意义,干脆直接侧过身子,抬头仰望蔚蓝的天空,右手捏成兰花状,几根手指不断捏变,一会儿捏成孔雀头,一会捏成神仙手,嘴里还振振有词,谁也听不懂他在念叨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