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资源如何可以浪费?武破虏是持节大臣,代表着楚王的绝对权威,他悍然下令,海军舰队全部启航,干什么?抢地!五十艘大型海船从交趾郡出发,一路浩荡往南,安南、占城、暹罗等南方小国全都遭了老殃,物资财富被掠夺一空,就连国土也被野蛮的侵略者无情地夺走,然后转卖给了那些肥头大耳的世家大族。
诚然,对于那些世家来说,蛮荒之地本是看不上的,可是……
“你们……想不想做国王?”——面对这句充满诱惑的广告语,岭南富户们疯狂了,他们有的是钱和粮食,唯独没有权势!如今有强大的楚国为他们撑腰,到海外蛮夷之地过一把“君王瘾”,这……这也太他妈刺激了!
于是乎,东南亚半岛被分割成了三千多个“小国”,按照国土面积不同,分别以一百贯到一百万贯的价格,转手卖给了楚国南方诸州的那些有钱人,土地虽然小了些(最小只有方圆五百丈),但这里的人民都是你的臣民,国家的名字也由你这个国主命名(百无禁忌),而且还有强大的大楚国海军保护你们的安全,维护你们的权威……
来来,把钱放下!行了,去吧,放开了乐呵!
这场轰轰烈烈的圈地封国运动其最终结果是……整个地区数月间成了土财主们过把瘾的“王之主题乐园”,大伙儿玩得不亦乐呼,而楚军的粮仓府库也为之一满。
有趣的是,这些国主登基后还像模像样地派遣使节,带着大批礼物(土特产)巴巴地赶来襄阳朝拜宗主国。一时间,处于战争中风雨飘摇苦苦抗争的楚国,居然出现了传说中“万国来朝”的盛事奇观。
其中,一个名为“天上地下钻山入海走街串巷唯我独尊国”的千丈小国,向朝廷献上了本国最著名的特产——两筐咸鱼。使者因此得到了王妃周雨婷的亲自接见和温言褒奖,一时引为佳话。
很难想像,前线三大战区,近百万的庞大军队,他们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就是用这些荒唐的办法搞来的。军机处的大佬们听过了使者的报告,又亲口品尝了那充满异域风情的海外咸鱼,顿时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刘枫苦笑摇头,好一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楚国的大国形象,自己的圣君美名,完蛋了,统统完蛋了!楚王殿下虎目含泪御笔一挥,顿时,这些乱七八糟的地方政策,全变成了程序化、合法化、正规化的朝廷国策。心中那股滋味,别提了。
这才过了多久?一年!国家就被搞成这副模样!?实在是……国不可一日无君啊!
总之,楚王殿下就是这个宗旨,凡是对战争有利的政策,不管是千奇百怪,还是恶形恶状,哪怕违法乱纪,一概照准!
刘枫在心里暗暗发狠:管他娘的拆烂污瞎折腾,仗打赢了,天下一统,有的是时间慢慢整顿!
这样一来,无论军界还政界,又或者地方各级官员,所有人作出的所有努力,全都得到了楚王的充分认可,个别效果突出的奇谋良策,还被军机处冠以“赵某某做法”“王某某经验”的名头在全国推广,大大露了一把脸!
消息传开,大家伙儿是皆大欢喜普天同庆,这个年啊,过得真高兴!
第三百三十二章 【孺子温馨】
凡事都得先易后难,处理完这一大堆乱麻似的国政,刘枫终于迎来了真正的难题——《割耳令》!这个……该怎么办?
事实上,刘彤也好,孟大牛也罢,他们都有一个地方搞错了。《割耳令》其实不是《杀夺令》的威力加强版,正相反,前者是后者的简化版,又或者说,《割耳令》其实是《杀夺令》的前身!
刘枫至今清楚地记得,那是在岭南开国之战前夕,自己拿着酝酿已久的《杀夺令》初稿,找武破虏商量,里面的内容其实就是现在的《割耳令》。武破虏看后说,“法子不错,就是力度不够,换取的奖赏还不够刺激,我们也没有那么丰富的资源,去给那么多的人兑换,一旦这环节出了岔子,威信受损,此令就废了!——别急,我来改改,咱们空手套白狼!”就这么着,正式版的《杀夺令》出台了,把奖赏兑换改成了直接杀人夺产。
后来事实证明,杀其人夺其产,果然很刺激,效果之佳远远超出想象,一战而下岭南全境,大楚就此开国。至于原来那份初稿,不好意思,刘枫早已抛之脑后忘光光了。可没成想,武破虏没忘,在时隔七年之后的今天,突然就拿出来用了!
这一用,血流成河!——仅目前已确认的兑换数据,收到的耳朵已经超过了二十五万只!这还只是部分,还有无数的私掠兵团躲在敌占区里疯狂肆虐,他们手里还有多少耳朵?今后还会再割下多少耳朵!?
什么叫人间惨剧?这他妈就是人间惨剧!
刘枫措手不及,却又无言以对,又或者说,他没有反对的立场。——《割耳令》的原作者,就是他本人啊!
明面上讲,这是两大战区之间的正常协作,身为战区首脑,他们完全有这个权力决定自己辖下的奖惩措施。可往深里说,夺权之乱血犹未冷,这时候还敢如此自作主张胆大妄为,只怕也唯有姓武的这对夫妻了。
——当年,武破虏投入麾下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任何有利霸业的事,我都会去做,哪怕违背你的意愿!任何挡在你面前的人,我都要杀,哪怕是你的亲人!任何代价我都愿意付,哪怕千万人头落地,那怕毁灭自己,我也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