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页(1 / 2)

主楼前,两排侍卫钉子似的站在门口,不远处的小石桥上,左相国李德禄正在悠哉游哉赏鱼——屈指轻弹,一颗颗米粒精准无误地直接落入鱼口,这等喂鱼的手段,天下也只有他才做得到。

显然,大王就在这里了。

二瞎子被引到一楼大堂外,里面正在上课,近百个高年级学员肃容端坐,台上竟是院长武若梅亲自授课。

从敞开的后门看去,楚王刘枫就坐在最后一排空座上。见二瞎子到了,他微笑招手,又拍了拍边上的座椅,示意他坐下。

二瞎子躬身走过去,很有些犹豫,刘枫又招手,这才硬着头皮坐了下去。

他从来没有捱楚王这么近坐过,不由好久才定住了心,偷眼打量刘枫,只见他穿一件青底镶蓝边的锦袍,束着石青色的金镶玉腰带,缀着巴掌大的一排金牌,映着窗外的阳光熠熠闪亮——正是楚王的象征:卧龙令。一双脚蹬着青缎皂靴,落在地上与大腿形成标准的直角,腰杆又挺又直,双肘撑在案上,双手互握紧贴于鼻下,眼风如扫,似乎在审视着身周的一切。

不禁感慨:二十岁不到的人,看去竟是那样成熟,甚至带上了几分沧桑。黝黑透红的面庞虽然毫不见皱纹,可那双眼里的光却是如此内敛、深邃、沉稳不见一丝波澜。如果不是光洁无须的下巴,以及唇上那抹淡淡髭须,就冲那条四寸长疤,凭谁看也是个三十岁左右的英武青年。哪里想得到,他和在座的学员们竟是差不多的年纪。

刘枫目视前方讲台,轻问:“你的伤,如何?”

“殿下放心,已痊愈!”坐着不能行礼,二瞎子几乎把头垂到了桌案上。

刘枫点点头,“先听课,一会儿有事吩咐你。”

这时,只听台上的武若梅冷冷地向学员们训话:“这次的成绩,你们都看到了。——只有一个人及格!”

“院长!我不服!”一个胆大的男生站起来,“武尚书以德为怀,义释百姓,百姓感念在心,这才全力配合,为尚书大人敌后断粮创造了条件。——学生不认为这样的回答有什么错!”

“大错特错!”

武若梅冷声直言,堂下一片哗然,院长大人水蓝色的眼睛一扫,立刻安静。显然,这是绝大多数人的答案。

二瞎子一听,已知道他们在说什么。

——这是一道以真实战例为参照的实例题,讲的是之前这场战争中的真人真事。

第二百五十章 【洗脑灌输】

一个多月前,武破虏率领破击营两万骑兵,深入荆州境内断敌粮道,一开始进行的很顺利,直到有一次,骑兵们来到一处无名的小村庄。这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小农庄,土房草屋,炊烟袅袅,青壮百姓大多逃荒去了,村子里只百来人,都是老人、女人和孩子。远处望去,很宁静,也很平常。

由于荆州灾后人烟稀少,遇上人是很不容易的。因此惯例的,武破虏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并亲自带人进村打探狄军运粮情况。

面对武破虏和颜悦色地询问,村长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将附近往来的粮队说得头头是道。见老人如此配合,王五仓和程平安都很高兴,送了老人一袋粮食。

看见白花花的大米,老人激动得泪流满面,鞠躬磕头,千恩万谢,说是村里已经三天揭不开锅了。

不想就这一句话,武破虏立刻变了脸,触电一样跳起来,用吼叫的声音下令:“通令全军,准备战斗!”

面对尚书大人莫名其妙的命令,王五仓和程平安虽然不解,可依然忠实地执行了命令。

按照武破虏的指挥,破击营被分成大小两股,小股骑兵守在村前,大队人马却隐藏在三里外的小山坡后面。

几乎就在破击营做好战斗准备的同时,五万狼军骑兵蜂拥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