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萧莫把原文改了一下,为了应情应景。
写到这里,文章里面对江南胜地多有夸赞,这让那些南方的才子也觉得有些受用。
萧莫后面写道:予曾临江,远道而来。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
这里写的是一段秋天的景色,所以萧莫前面加上一句我曾经来过长江,那是九月的时候,秋天的季节……
然后写景的高潮来了: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遥吟俯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写到这里,萧莫停下了手中的笔,然后看了看众人。
众人没有注意,他们已经被这精彩的文字给吸引了,特别的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时候,人们都惊叹了起来。
“好……好句啊!”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
“这人好高的文采!”
赵实也叹道:“真乃神童!”
在赵实的眼里,萧莫的年纪确实还是个孩子,所以赵实惊叹萧莫的才华,直喊他神童!
当然,这是赵实不知道萧莫的身份呢!
而阎立看到这一段,也不由得眼光涣散,他已经完全陷入了萧莫的文字里面!
萧莫突然长叹一声,然后继续写道: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到了这里,就开始抒发自己的情怀了,所以萧莫才叹息了一声,然后提笔写下了那一句‘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这又是一句让人惊叹不已的绝妙佳句!古代文人讲究孔孟之道,他们讲气节,要么言行如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思想主导着他们,所以古代的文人才子多是一些不得志的人才。
萧莫这一句‘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可谓是写出了他们的心声,自然得到了众人内心深处深深的共鸣!
又是一番惊叹,到现在,谁也不会再怀疑眼前这个人的文采了,而且对他一人独战江南三大文豪的举动也不觉得错愕了!
不知道是谁惊讶了一句:“这人……根本就是第二个萧莫啊!”
众人皆惊,暗道:不错了,只怕除了萧莫才有这样的文采了!
他们不知道的是,眼前写文章的人就是萧莫,听到这句话,赵实大惊,然后再看萧莫,发现萧莫看着自己微微一笑。
赵实这才想起在京城的时候,坐在皇上与公主身边的那张笑脸,和眼前的这张笑脸慢慢重合,两人居然是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