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页(1 / 2)

傅恒又要发问,这一次却被李准瞪了一眼,傅恒就蔫了,然后李准说道:“愿闻其详!”

这是请教的意思,堂堂的两朝阁老、前相爷,居然向萧莫请教,可见萧莫在李准的心目中,还是有不低的地位的。

当然,这其中的原因,只怕是李准的儿子,李季对萧莫的评价,占了极大的原因!

“朝廷若是败了,李大人认为会有哪些坏处呢?”萧莫却是反问了李准一句。

李准想了想,然后沉声说道:“伤财、劳民、军心不振!”

“没错!以白莲教现在的势力,还动摇不了本朝的国本,这一次若是对山东用兵失败了,国家休养生息,可以来年再战……只是,这样一来,只怕辽国那边,又会趁机敲上一笔了!还有一个坏处就是军心,连败给辽国和白莲教以后,可见我安朝的军士,士气肯定会非常地低落了,至于财力,比起山东来,倒不是用愁!”

什么叫着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萧莫这就是,李准也点点头,对萧莫的话表示非常赞同。

“攘外必先安内,山东北连幽州,与辽国隔岸相望,若是不能将山东收复,反而任其壮大与辽国同流合污的话,只怕还真会动摇国本,所以山东必须要打!”萧莫话锋一转,居然转到了山东的地势上。

“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顽疾缠身,也不是一时半刻就能治好的,这一次朝廷,确实是太急了!”萧莫叹息了起来,现在山东的局势成了这个样子,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将领立功心切,犯了许多冒进的错误,没有把握住正确的战机,才使在原本兵力悬殊的情况下,丢掉了优势,反而让白莲教越打越壮大。

旁边的李准一直在点头,萧莫的论证,都是正确的,他也无从反驳,也没有必要反驳!这一次他来萧家,不就是找萧莫问计来了么?

“子衡的想法,与本官不谋而合,且继续说下去!”李准鼓励了萧莫一句。

萧莫点点头,继续说道:“这次朝廷兵败之后,只怕山东境内许多百姓就要流离失所了,他们的逃难之路,只有南下这一条,所以两淮首当其冲,这件事情,萧莫上次也和大人说过……”

李准点点头,说道:“按照子衡说的,这灾民的数量,只怕有数十万之巨,又当如何安置呢?”

这是这一次李准来萧莫家里的重点,李准等了好久,终于抓到了机会发问!

萧莫摇摇头,说道:“如今两淮梅雨不断,这个时候,如果难民入境,只怕是难以处理……”

李准闻言有些尴尬,不知道萧莫是不是在埋怨他错过了机会!上一次萧莫在李府,李准没有对他说出自己有密诏的事情,导致萧莫的心里有些不满,然后离开了李府,接着梅雨的就来了,一下下个不停!

这件事情,确实是李准多心了,但是以李准的身份,当然不会在萧莫面前认错,只好问道:“难子衡也没有办法了?”

萧莫闻言心里冷哼一声,上一次李准的态度可不是这样的,现在感觉火烧眉毛了,李准就对自己热切了起来,这让萧莫的心里很不舒服,感觉自己只是李准一个出谋划策的工具一样。

幸好萧莫活了两辈子,知道许多这个时代的人不知道的知识,不然还真被李准给问倒了!

“也不是没有办法,就看李大人有多大的能量!”这一次没有像上次一样,要李准给他亮出底牌,但是萧莫也没有想过对即将到来的难民潮不闻不问。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嘛!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萧莫也就把自己当成了安朝的一份子,李准问到了自己的头上,自己就不会藏拙。

“萧莫和大人说实话吧!现在的两淮,是容不下这些难民的,所以大人要早做准备,把苏杭那边的工作先做好了……”

“子衡的意思是,把难民迁入江浙?”

“是两路各安置一部分灾民,至于能安置多少,就要看各州府的情况了……不过这也只是中策而已,上策嘛……”萧莫拖长了声音,却一直没有说下去。

还有上策?傅恒和李准眼神一亮,见萧莫却不继续说了,便面面相窥地对视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