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云雪摇摇头道:“没,没什么!”
赵瑶道:“还是接受不了么?难道姐姐不想回宫里去?”
“呃……”胡云雪不知道怎么回答了,这赵瑶的思维也太跳跃了吧,自己何时在皇宫待过?没待过的话,怎么能说是‘回去’?
转念一想,胡云雪心里叹道:是啊,自己一定是在皇宫待过的,不能我又是从哪里生出来的呢?
“其实……”耳边又响起赵瑶的声音,小丫头低着声音说道:“其实我也不喜欢去宫里,宫里有什么好,每天都被好多人盯着,一点也不自在,还是和我父王一起游山玩水的好,姐姐你说是不是?”
“啊?”胡云雪摇摇头,什么也说不出来。
“真是的!”赵瑶见胡云雪一直回避着这个话题,抱怨了一声之后,便将话题又转到了诗词上面。
“这一句,姐姐你说,到底怎么样嘛!”
“呃……”胡云雪实在是没有心情去讨论诗词,所以便道:“郡主觉得这句诗,比起‘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又怎么样?”
第67章 诗会(四)
画舫中,诗会已经进行到了第一个高潮的部分。
众人的目光,此时都注视着赵合,还有赵合手中的纸卷。
“呵呵……这首词,就念给大家听一听吧!”赵合微笑地环视了众人一眼。
听到赵合的话,陈百常松了一口气,然后挑衅地看了陈明忠一眼。
既然赵合肯把郭腾的词念给大家听,那就说明郭腾的词赵合已经认可了,所以陈百常心里也有些得意。
同样得意的,当然还有郭腾。
“风卷珠帘,长亭渐远,山河锦绣凭栏久……”赵合低沉的声音响起,然后传到了众人的耳里。
“是曲玉管……”
“哦?郭腾又写词了吗?”
“单凭这一句,也不让赵瑕那一首了!”
“这开头,好大……”
“且听下去……”
趁着赵合换气的时间,下面的学子们就议论了起来。
这首词的第一句非常大气,赵合念完之后,还自顾地点点头,然后继续念道:“柳翠杨青烟散,云整霞羞……椅江流……茫茫庐阳,盈盈春水,街灯冉冉衙前路……落雁长鸣,老翅几度春秋。心筹筹。”
到这里,郭腾这首曲玉管的上半阙已成,写的倒是晚霞时的情景,又刻画了庐州的夜景,最后一句笔锋一转,借物抒怀,道出了一种淡淡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