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页(2 / 2)

一直以来中华帝国都是在努力构建由三艘将军级航空母舰为核心,加上大量驱逐舰护航的航母编队,当初中华帝国拒绝受限的巡洋舰却一直没有影子,这让大家都非常奇怪,其实这样的情况一直都是因为方啸宇对导弹小型化和精确化的期待,而迟迟无法下定决心建造新巡洋舰,面对过于空虚的海军力量,方睿君还是选择立刻开工建造巡洋舰。

对于海军的新一笔达到一百亿华元的投资,议会非常顺利的就通过了。多年以来中华帝国海军的强大,保障了国家利益和经济的速发展,而中华帝国所获得的海外利益也大多和海军有关,所以全国上下都有一个共识,要想保卫国家的安全,维护长久安定昌盛,国防是重中之重,这一笔钱是绝对不能省的,所以方睿君的提议被全票通过。

新的巡洋舰建造计划经过国会通过,自然没有秘密可言。不过它们的建造却是很保密的,除了吨位和主炮口径以外,外界对这种巡洋舰一无所知,这是因为这种新巡洋舰上配备了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导弹系统。

新的巡洋舰以川东郡眉山府命名首舰,所以按照惯例这一级巡洋舰就成了“眉山”级。“眉山”级巡洋舰是由于导弹系统的出现后,原先设计的“红原”级巡洋舰不能适应导弹的加载而重新设计的,他比之前的“望海”级和“红原”级都要小一些,只有八千两百吨的满载排水量,动力为两部蒸汽轮机,续航力八千海里。在这艘巡洋舰上,中华帝国第一次应用了方形艉技术。

在以前所有的军舰上都使用的是椭圆尾,椭圆尾的特点是,将满载水线附近的尾部水线向后作适当延长,有利于减小兴波阻力和粘压阻力。

这就让船尾甲板面积增加,有利于总布置,有利于增加初稳性,同时对螺旋桨和舵也起到保护作用,提高推进效率。但是这样的舰艉缺点也很明显,由于构造较为复杂,且艉垂线附近的船体应力较大,会降低舰船行驶中,尤其是高速转弯的稳定性。

采用方形艉的最主要优点在于船体的尾部纵剖线坡度缓和近于直线,从而可使水流大致沿纵剖线方向流动,减小高速水流的扭转和弯曲程度,从而减少能力损失,改善阻力性能。

更重要的是高速水流会沿着方形艉的边缘,一直延伸到尾后相当远的距离,其作用同样相当于增加了船体的有效长度,而且还由于船体变短,有利于减少剩余阻力。

此外由于方形艉的尾部排水体积较大,可减小航行过程中得尾倾现象,从而使尾部产生“鸡尾流”的波浪情况得到改善。由此可以看出,军舰采用方形艉可以得到较小的阻力,更有利于提高航速,而民船则因为不需要最求高航速,可以继续使用传统的椭圆艉。

由于新巡洋舰的船体小动力强劲,加上最新应用的方形艉技术,使得这一级巡洋舰可以达到三十三节的高速。而随着中华财团电子设备的日益小型化,新的雷达系统比以前的军舰复杂的多而且更小,完全能够安装在不到万吨的巡洋舰舰体上。

新的雷达系统不但有专门的对海、对空警戒雷达,还有专门的火控和制导雷达,此外卫星导航仪和电子战系统,也第一次安装到军舰上,在舰体前部的球形艏内还安装有一部大功率声纳。

第五百二十三章 回归星

尽管中华帝国这一款新的巡洋舰如此强大,但多数装备都是超出这个时代人们所注重的,所以如果让其他国家的军舰设计师们看来,这艘军舰的武器系统出奇的弱小,武器只有一门一百五十二毫米全自动火炮,虽然射速颇高而且达到了六十五倍径,但威力却并不尽如人意。

其实谁也不知道,这门火炮只是个样子罢了,真正的杀手锏却是导弹系统。“眉山”级巡洋舰安装了两个四联装反舰导弹系统,配备有射程一百公里的鹰击2型反舰导弹,四座单臂式防空导弹系统,使用射程二十五公里,两倍音速的红旗2型防空导弹。

这些导弹都是安装在发射箱中或弹仓中放置与军舰两侧的,为了加强防空力量,舰体上部安装了四座由火控雷达控制的二十五毫米口径六管超高速炮。

此外军舰上还装有两座三联装鱼雷发射系统和一套反潜火箭深弹系统,同时机尾拥有一座机库和一个停机坪,舰上载有一架黄蜂式多用途直升机,这架直升机不但可以进行侦查任务,还可以进行海上布雷和反潜,用途相当广泛。

这种巡洋舰方睿君直接按照方啸宇当年的计划,要求国会同意建造两百艘,但是林风认为这些军舰造价高昂,没有必要装备如此之多,只要将“眉山”级巡洋舰和“浑河”级驱逐舰搭配使用,八十艘就足以了。在国会做出了如此决定之后,军方只好将建造数量改成了八十艘。

林风的想法,实际上也是全体议员的想法,当初他们甚至没有看到这款军舰的数据就选择了通过拨款,其原因就在于,这些武器依然是方啸宇主持设计的,所以他们才会毫不犹豫。

但是在看到了这份巡洋舰的数据后,那些依然注重吨位、装甲防护和火炮口径的议员们也不太看到这款军舰,如果不是他们对方啸宇有着绝对的信心,说不定他们会驳回这种军舰的建造,所以他们才想要削减建造数量。

对此方啸宇并未发表意见,对于新军舰各种装备的威力,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最好让那些强国都因此轻视中华帝国,而等到爆发战争的时候,他们才会知道,方啸宇主持设计的军舰,依然是必属精品的。

方睿君丝毫没有任何的不悦,他严格遵循了国家宪法,在议会决定削减军舰采购数量之后,他也没有提出什么不同建议。不过帝国海军的编制虽然缩水,铁血军换装用的一百艘可是中华财团自掏腰包,都是全数建造的,方啸宇也想万一国家遇到危难的时候,铁血军也同样可以帮忙。

除了新的巡洋舰,新型潜艇的建造任务也提上了日程,有了1号实验潜艇的多年实验,虽然证明的潜艇母舰效率太低,并不适合实战之外,对大型潜艇的建造还是积累和很多经验的。为此霍兰潜艇设计局设计了一款排水量三千一百吨的新潜艇,这次设计是霍兰的几位弟子通力合作的产物,他们放弃了传统的梭子鱼型艇身,而是改用拉长的水滴状,使得整艘潜艇看起来相当的流线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