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港孤立无援,承受着两面的猛烈进攻,撒尔军已经绝望了,当海军陆战队将货船上的榴弹炮卸载到码头上的时候,撒尔人终于选择了投降。见到对方打出了白旗,孙小虎长出了一口气,这次战役实在有些艰难,先是暹罗国内雨林密布让陆军的大口径火炮无法机动,后来又因为没有机场可以着陆,让国内的空军无法参战,中华帝国这次可谓绑着一只手和撒尔人作战。
好在淡水港并不险要,守军也多是训练水平不高的殖民军,这才让国防军没有出现什么太大的损失,但即便如此也有他忙的,首先要修复码头设施好让运载物资的货船在此卸货,此外要在附近修筑飞机场,让空军可以进驻这一地区,以帮助海军扼守重要的马六甲海峡,最后就是港口外的水雷了。
撒尔人密布的水雷只是被清理出了一条航道,要想全部扫清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当然这次不能再让扫雷艇去冒死扫雷了,那些是战时为了快速扫雷的举措,平时扫雷就需要慢慢探明后进行引爆了,这样虽然安全,速度就大大降低了。
现在的水雷问题已经成了世界性难题,不光是孙小虎,就连西大陆方面也是如此,撒尔人在重要水域和一些港口附近布雷,让雅曼帝国海军相当头疼,现在方啸宇也有些后悔当初将水雷技术送给撒尔帝国了。
不过方啸宇心里也明白,水雷的原理并不困难,只要看到过都很容易仿制出来,现在雅曼帝国就仿制了不少,即便自己不将其给撒尔帝国也保守不了多长时间的秘密。有的时候就是如此,一种武器并不一定有多高科技,研究人员缺少的只是一种创意而已。
攻取淡水港之后,南大洋舰队休息了足有一个月,除了改造淡水港之外,他们平时只是派出几艘驱逐舰在附近转悠,猎取那些从苏门岛上冒出来的南特鱼雷艇。这种专门对付鱼雷艇的武器的确好用,南特人的鱼雷艇几乎毫无还手之力,被打得节节败退,最后他们干脆龟缩在苏门岛的巨港内不敢出来。
非常靠近苏门岛的明打威群岛、爪哇岛和邦加岛都是暹罗国的领土,在暹罗国跟随中华帝国向协约国宣战之后,这些岛屿也就成了进攻苏门岛的跳板,面对这样的困境,只有一万三千南特殖民军驻守的苏门岛显得兵力十分单薄,就算是当地总督将军火库里的备用军火都下发到当地南特移民手里,也不能让他们感到安全。
第三百八十七章 巩固占领区
在淡水港被攻克之后,南特人更是惊恐万状,他们很清楚中华帝国南大洋舰队的下一个目标就只能是他们了,而一旦对方打过来,他们是根本无法抵挡的。就在北方的两条战线上都取得大胜的时候,完成战场补给的南大洋舰队再次发动了进攻。
这次的进攻路线更加多样化,南大洋舰队主力掩护着国防军一个军从邦加岛出发,直攻南特军的海军基地巨港,另外两个国防军分别在部分军舰的掩护下从明打威群岛和爪哇岛出击,分别从另外两个方向登陆苏门岛。
海军陆战队则没有依靠任何海军,他们从淡水港出发,直接进攻棉兰港。淡水港和棉兰港只隔着一道海峡,有从淡水港樟宜机场起飞的轰炸机掩护,他们的登陆作战非常轻松。
面对来自四个方向的进攻,南特人本就不敷使用的人手更加不足,他们顾此失彼防守乱作一团,几个据点相继陷落,一些残军被逼入雨林继续进行游击战,其中大多数人都被国防军的特战大队或者当地暹罗土著杀死,南特残兵也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使得此地零星战斗持续了多年,当最后一名南特游击队员走出雨林举手投降的时候,已经是数十年之后,那时已经临近下一次世界大战了。
短短的几个月时间,中华帝国重拳出击,连胜哥萨克帝国,吞并浩罕国,又占据了撒尔帝国与南特帝国在东大陆的最后两块殖民地,风头可谓一时无两,始终处于胶着状态的世界大战形式急转直下,胜利的天平开始向同盟国方向倾斜了。
中华帝国刚一宣战就惊艳全世界,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强大攻击能力,让准备加入协约国一方的波士顿帝国大为震惊,波士顿皇帝华盛顿三世不得不下达谕旨,要求维德曼丞相与政府高官们重新评估形式,仔细谋划一下波士顿帝国是否应该加入协约国一方进行战争。
在对协约国作战的时候,方啸宇并未放松对波士顿帝国的警惕,因此东大洋舰队一直驻守瓦胡王国,监视着对方的动向,而海军陆战队两个军与在莫斯王国边境的联军部队,也都随时做好了战斗准备,因此中华帝国才没有将舰队派入风暴洋作战,让撒尔帝国压力少了些。
哥萨克军在经历了初期的混乱之后,逐渐稳住了阵脚,毕竟哥萨克帝国国土面积庞大,中华军不可能犹如对付倭国一般直接占领全国,因此在最初的突进之后,中华军由于后勤补给线的延长也放慢了进攻的脚步,这就给了哥萨克帝国以喘息之机。
原斯坦亚联盟的土地基本被中华帝国占据,中华军的战线已经完全推进到了哥萨克帝国境内,而在东大陆战线,势如破竹的中华军趁着哥萨克帝国军力还未集结到位,而远东铁路运输能力有限的机会,向着蒙特帝国再次发起了进攻。
巴彦葛元帅的军队一直没有得到喘息机会,而哥萨克帝国又专注于稳固远东战场,无暇支援蒙特帝国,因此蒙特军的战斗力日渐孱弱。
在哥萨克帝国断绝了武器援助之后,完全没有工业基础的蒙特帝国得不到任何武器补充,弹药储备急剧减少,等到中华帝国兵临其首都的时候,防守那里的蒙特士兵,每个人手里的子弹已经不超过五发了。
面对攻上来的中华国防军,蒙特军完全不是对手,他们只能依靠手里的马刀去拼死抵抗,在国防军各种先进武器的打击下,他们只能一边倒的遭到屠戮。巴彦葛元帅自尽,蒙特帝国投降的时候,整个城市已经只剩下了三万守军。
对于蒙特帝国的乌蒙族人的处置是非常容易的,只需从东蒙郡招聘大量宣传员到蒙特帝国内地去,宣传中华帝国的民生政策,相信那里的人很快就会倒向中华帝国。毕竟都是乌蒙族人,他们的话更有说服力,等到平复了那里的抵抗势力,用不了多长时间,乌蒙族就会成为中华帝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了。
此时中华帝国对哥萨克帝国的战争形式,比二战时期德国入侵苏联要强的多了,首先中华帝国与哥萨克帝国的力量对比,比德国对苏联差距要大得多,当年德国入侵苏联只不过是仗着行动快速的闪电战,而在国力上德国并不占优势。
而现在的中华帝国不论是在经济实力与规模上,还是在军力和军事科技上都全面超越了哥萨克帝国,而且中华帝国从哥萨克帝国荒凉的东大陆领土部分入侵,造成了哥萨克帝国需要依靠漫长的远东铁路输送物资,两国的后勤供应线路长度和德国与苏联比简直是反了过来,而供应效率更是天差地远。
中华帝国可以就近从国内运输补给物资,不仅是弹药,就连兵员补充都非常快速,虽然几年前开始修筑的战略铁路还未完全建设完成,尤其是通往中大陆的两条有三分之一没有竣工,但是中华帝国有着发达的公路网,而且铁路都是分段修筑,大部分分段还是可以运行的,只是需要倒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