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页(2 / 2)

这样的经济模式就造成外部大量金银等硬通货流入中华领,造成其他国家的贸易逆差,这样中华领越来越富,其他国家越来越穷,他们的政府就只能剥削本国人民以弥补差额,这就造成其国内民众购买力下降。

民众的购买力下降会影响产品的销售,造成产品成本升高,加之各国可能出现的贸易壁垒,这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一旦到达一定程度,波及全球的经济危机就会出现。

全球的经济危机对出口型经济影响是非常大的,它将造成国外购买力严重下降,那些依靠出口的工厂将因为产品积压,资金链断裂而大量倒闭。倒闭的工厂将是很多人失业,失业的人又失去购买力,这又影响了国内的市场购买力,造成依靠内需的工厂处于同样的不利境地。

除了这些危害,还有银行也会造成冲击,许多工厂的建立都是依靠银行贷款的,这些工厂的倒闭势必造成大量银行坏账,造成债务危机,最终迫使银行同样倒闭,等到金融崩溃的时候,真正的经济危机也就来临了,任何出口型经济的国家和地区都不能幸免。

现在的西大陆各强国,包括新大陆的波士顿帝国在内,都是以出口型经济为主的,他们或是国土面积与人口太少,无法建立全面的产业链条,或是科技力量不足,无法生产高端产品,因此他们的经济都存在互补性。

何况西大陆的多数强国都通过压榨殖民地并向殖民地倾销工业品来发展经济,他们过分依赖海外殖民,一旦殖民地的脆弱经济出现了问题,他们本国的经济也随之会出现问题,这样的经济模式,缺乏对抗经济波动的防御力。

地球上的几次经济大萧条都是大多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产生的,事实证明,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并不够强大,一旦进入了经济的恶性循环,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短时间内经济就不可能复苏,但即使有政府干预,经济也同样会遭受重创。

方啸宇可不想让自己辛辛苦苦创立起来的经济体系遭遇那样的损失,因此他必须想办法在全世界遭受经济危机的时候,让中华领幸免,而储备大量硬通货与外汇虽然是一个方法却治标不治本,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拉动内需。

想要拉动内需最要的办法就是尽量消除贫富差距,培养大量中产阶级,只有足够的中产阶级才是整个社会最良性的补充,他们也是国家抗击经济危机最为中坚的力量。

当然这些必须是真正的中产阶级,如果像后世美国那样,依靠贷款培养出来的中产阶级只不过是虚幻的假象。当经济危机来临的时候,这些用贷款扶植起来的假象将会如泡沫般幻灭,造成国家经济更大的动荡,这也是为什么地球上的美国无法消灭经济危机的原因。

想要缩小贫富差距,方啸宇就需要增加普通人的收入和福利,给予他们免费教育和免费医疗的条件,增加创业的机会,并对那些高收入人群征收重税,同时对奢侈品也征收重税,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大量中产阶级。

第二百五十二章 尼龙的发明

当然这样的政策必须循序渐进,如果出现的太过突兀很容易造成富人移民,造成国内经济动荡,当然方啸宇对此并没有太多担心,现在整个中华领七成的经济都属于中华集团公司。祝愿所有的考生考试顺利!

这些政策税收损失最大的是他自己,如果别人想要移民的话,对中华领的经济也造不成太大影响,何况方啸宇指定了严格的技术保密措施,任何人移民可以,但如果谁要是将科技也一并带走泄露出去,情报局的别动队会让他全家死绝的,在如此严苛的保密法之下,相信也没人会顶风作案。

现在的中华领大量公司都是依靠手中的科技在赚钱,一旦不允许其将科技资料带走,他们出了国即使再办工厂也没有什么竞争力,因为科技和科技工作者都是绝对不允许出国的。

不论方啸宇有如何的考虑,现在拉动经济发展,让自己在可能的经济危机中有足够的抵抗力都是必须的,世博会还要两年时间才会开幕,此时的方啸宇的视线更关注自己的盟国。

中华领军队收敛起爪牙不再对外发动战争并不意味着沉寂,相反中华领更加的活跃起来。有了列强身份,有了强大的军力和国力做保障,中华领的外交活动搞得有声有色。

对圣马丁帝国、拉丁王国、哈瓦王国、汉志国、瓦胡王国这样的盟国和占西王国这样的隐形盟国,吴琼都一一走访联络感情。当然光是联络感情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中华领开始在经济上,逐步向这些国家渗透。

根据各国的特色,方啸宇引导各国走上了不同的畸形发展道路,之所以说他们是畸形是因为这些国家都开始发展一些当地有优势的,投资少见效快的产业。

比如圣马丁帝国开始大力发展农业、畜牧业和采矿业;拉丁王国盛产硝石与铜矿,自然也是发展采矿业;哈瓦王国盛产白银同时又是土地肥沃的种植区;瓦胡王国则多种植烟草和甘蔗等经济作物。

根据这些国家的特点,中华集团公司为他们提供了优良的种子、畜崽和矿业设备,让这些国家尽快发展起相关产业,有中华领的技术扶植,他们很快就富裕了起来。

在这些国家的政府和国民感激中华领的无私援助之时,他们没有想到,中华领已经开始控制他们的经济,不光是因为他们国内大量公司被中华领所控制,更是因为由于他们都走上了畸形发展的道路,虽然见效奇快却非常依赖中华领的工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