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页(1 / 2)

现在世界上公认的最好的战列舰就是中华领的“兰亭”级,如果他们对圣马丁帝国出售这种军舰将对波士顿帝国造成很大的威胁。

为了避免军事上的被动,波士顿帝国决定利用一次战役,在圣马丁帝国的海军强大起来之间,将其重创,狠狠的打击圣马丁帝国,一场针对圣马丁帝国的阴谋悄然展开了。

中南联盟是一个国家联盟体,他是由马拉、萨尔瓦、洪都拉斯、尼加拉、哥达黎加、恰帕斯六个小国家为求自保而组成的国家联盟,首都设在萨尔瓦城。

中南联盟位于新大陆北南两块大陆的交汇处,南临圣马丁帝国,北面和莫斯王国接壤,这里是新大陆北方和南方的分界点,也是整个新大陆最为狭窄的部分,其国土面积不足一百万平方公里,联盟内部地形复杂,人口不多,人民主要靠农渔业和海运生活。

由于中南联盟国力薄弱,一直保持中立,波士顿帝国和圣马丁帝国也不想将战争无限扩大,损害本国的经济利益。

为了将战争限制在海战的模式内,双方也都认同了中南联盟的中立地位,将其视为缓冲带,因此中南联盟这么多年来都比较安定,国内常备军也不多,甚至没有海军。

895年7月,圣马丁帝国收到了一条情报,称波士顿帝国派遣其风暴洋舰队,护送一个师的陆军准备登陆中南联盟,在占领那里后将在整个大陆最狭窄的部分开凿运河,以便其两洋舰队能够互相配合。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一般让奥古都斯一世非常惊慌。

一直以来圣马丁帝国都处于弱势地位,之所以双方能够保持均势,除了西大陆强国一直以来的支持,另外一个优势就是地利了。

因为波士顿帝国北方的海面终年积雪,冰山众多,根本没有可同行的航线,造成其两洋舰队无法合力。圣马丁帝国则依靠南方的海峡让两洋海军合力,这才能保持均势。

一旦波士顿帝国同样可以集中所有舰队,其海军力量将远超圣马丁帝国的梦魇,到了那个时候,圣马丁帝国海军将会有灭顶之灾。

知道情况的严重,奥古都斯一世立刻命令主力舰队向中南联盟的风暴洋海岸线机动,随时准备拦截波士顿帝国的登陆,同时两个师的陆军在中南联盟边境严阵以待,一旦事情有变将抢先进入中南联盟,占领要地抵御波士顿帝国的攻击。

迪南特元帅带领着圣马丁帝国主力舰队正在风暴洋上搜索着敌人,这支舰队集中了整个圣马丁帝国海军的全部精华,其中包括八艘铁甲舰,十一艘巡洋舰和四十一艘各类木质军舰和大量补给船。

这一次他们的任务就是阻止波士顿人向中南联盟运兵,他们要找到波士顿帝国的风暴洋舰队,力争击沉其护卫的运兵船。

风暴洋不同于东大洋平缓的海面,这里总是风高浪急,因此在风暴洋服役的军舰都有一个特点,舰体宽。

这样的军舰稳定性比较高,舰体横摇幅度小,火炮在大浪中能有较高的命中率,不过这样的设计也带来一个缺点就速度较慢,转向困难,甲板受攻击面积大,结构强度降低,因此在东大洋上行驶的军舰多不采用这种设计,而是采用更大的长宽比,以获得更好的灵活性。

圣马丁帝国的舰队全是风暴洋特有的短粗舰型,除了圣马丁帝国主体作战都在风暴洋的因素以外,圣马丁帝国自己无法建造军舰,而向西大陆诸国购买也是原因之一。

因为从西大陆诸国购买军舰,对方自然不会为圣马丁帝国重新进行设计,需要建造该国已有舰型,而西大陆诸国地处风暴洋东岸,自然都是短粗船型了。

此刻迪南特元帅就坐在这样一艘短粗的军舰上。这艘旗舰是圣马丁帝国五年前从撒尔帝国购买的“息白”级铁甲舰。

这种铁甲舰摒弃了当时西大陆流行的水线装甲带,而是采用了集中防御要害地区的铁甲堡式装甲,这种设计优化了装甲构成,减轻了重量,极大提高了航速。

这种军舰的炮台也非常有特点,由于西大陆奉行与中华领侧舷接战方式不同的船头接战策略,沿中轴线布置炮台就无法让前后炮台同时转向舰艏或舰艉攻击,像中华领那样的舰炮布置,被认为是无法发挥最大火力的设计。

第一百八十章 波士顿帝国的阴谋(二)

因此这种军舰采用了一种斜线炮台设计,即将前后炮台沿对角线错开设置。这样一来前后两个旋转炮台就可以同时向舰艏或舰艉方向攻击,而船仓则置于两个炮台中间,不会阻挡炮台射界。

这种设计虽然让军舰的稳定性不佳,却因为适宜舰艏交战规则,而在西大陆流行了很长时间,直到方啸宇设计的“兰亭”级战列舰大获成功,一举击败了使用西大陆流行的舰艏交战方式的哥萨克舰队,西大陆各国才转变了这种设计思想。

这艘排水量九千七百四十八吨的“息白”级铁甲舰,圣马丁帝国海军的旗舰“卡兰多”号的设计,在世界范围内看来虽然已经过时,却已经是圣马丁帝国最新式的铁甲舰了。

跟随旗舰的其他七艘铁甲舰里,有两艘与‘卡兰多’号铁甲舰同级的“圣埃达”号和“特拉达”号,其他五艘都是更为老式的船腰炮房铁甲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