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页(2 / 2)

林有德点点头。虽然在危急的时候可以让茜茜搭乘上战姬用的装甲在前面开路,但强行从俄军镇中突破的危险系数毕竟太高了,而且战姬用魔导装甲只能发挥神姬力量百分之十甚至更少,万一俄国人压阵的神姬察觉到神姬气息,开着神姬专用的魔导装甲出来迎战,那情况就严峻了。

所以海因茨的建议完全正确,但是林有德来萨拉伊的目的并不仅仅是给将士们授勋,更重要的是炮制宣传用的素材。

“事不宜迟。”林有德抬头看了眼天空,确认光照状况,随后继续说,“趁着现在天还亮堂,我们赶快去把该干的事情干完。”

“先生,授勋仪式还是明天……”

“不是授勋。”林有德看了海因茨一眼,“你找几个高大的看着顺眼的战士,再弄一辆战车过来,我们要拍摄一张国际纵队战士占领萨拉伊的照片。”

“占领萨拉伊?”海因茨皱着眉头,“这……”

“群众需要这些。”林有德对海因茨说,“只是报纸上的文字对群众的感染力太低,他们需要能够用双眼来确认的事实。人类获得的信息中百分之七十是由视觉来提供的,明白吗?我们并没有炮制假消息,我们只是用另一种更加直观的方法来把胜利呈现给群众。”

海因茨点点头:“我明白了,确实为了宣传,这样的行动也是必要的,我立刻命令部下配合。”

“很高兴你能理解。”林有德说着拍了拍海因茨的肩膀,“照片的拍摄由我的特聘摄影师莱昂纳多先生负责,在他们拍照的这段时间里,你陪我去视察防御工事吧。”

萨拉伊的防御工事虽然是占领后才开始紧急抢修的,但已经初具规模。整个城市边缘都用沙袋结合原有的建筑建起了战车掩体,负责修建掩体的军官介绍说,这些掩体能抗住俄军107炮和122炮所发射的榴弹的产生的冲击波,帮助战车抵挡第一轮伤害。

“在掩体被破坏后,战车可以释放烟雾,然后通过预先准备的路线撤出,进入预备的射击位置。”军官指着贴了方便战车驾驶员观察路线的标志物的通道,向林有德讲解道,“我们还在城市外围防御线之内设置了一系列的陷阱,用来对付俄军战姬的魔导装甲,我们一定会让俄军在第一道防御线上付出惨重的伤亡,不得不重组进攻阵容。”

“嗯,很好。”林有德看起来非常满意,“注意遮断俄军战姬和步兵之间的联系,战姬在进入城市之后如果没有步兵伴随她面临的危险会成倍上升,所以一定要注意杀伤俄军的步兵。”

“先生,我们有单兵火力上的绝对优势,所以这点不必担心。”

国际纵队的部队并没有普遍列装突击步枪,这种发射减装药弹的新单兵武器在量产能力上还有待改进,波茨坦的工程师们正绞尽脑汁继续减少这枪的零件数量,增强生产性,而现有产能所能提供的突击步枪都被集中配发给国民志愿兵的王牌部队,普通部队仍然在使用18改进而成的冲锋枪。

不过比起还在使用栓动步枪的俄军部队,国际纵队的火力确实要强得多,在这种巷战中也更占优势。

林有德估计在土耳其战争后,批量配备自动武器将会成为列强步兵部队的新装备标准。

当然也有可能一些冥顽不化的老家伙会全力阻挠全面给部队换装自动武器,那就不关林有德事情了。

就和战车一样,肯定会有各种声音,认为花大价钱武装装甲部队不值得,林有德肯定会暗中鼓励这些人向他自己的国家推销他们的观点。

视察完萨拉伊的防御后,林有德回到萨拉伊的城防司令部,莱昂纳多已经在司令部所在的院子里等着他了。

“照片拍完了,林先生,我打赌效果会非常好。”美国人信誓旦旦的对林有德说,“如果德国也有普利策奖,这次我拿定了。”

林有德笑了,一张摆拍的照片获得新闻奖项,这要搁他穿越前那个国度,肯定有一堆人要炸毛,但实际上在世界新闻史上,摆拍照片、甚至虚假照片获得荣誉并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本来嘛,设立普利策奖的那位新闻大亨约瑟夫·普利策本人就是倡导“眼球主义”的先驱,为了博取眼球不惜把很多有争议甚至根本没核实的报道放上他的报纸,还不顾许多人的反对刊登带有猎奇成分的报道,甚至把别人的私人照片放到报纸上以吸引眼球,导致愤怒的家属去照相馆门口堵门。

一旦知道普利策奖是这样一位大亨设立的,那它身上那层名为“新闻”的神圣光环立刻就消失不见了呢。

至少林有德是这样认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