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赵云出班奏道:“启奏皇上,臣已经从全军招募了一千精锐之士,组建了大秦之刃。臣保举郝昭、王基二人为统领,请皇上圣断!”说着,赵云就从袖口里面摸出一份奏折。
“郝昭、王基?”这两个人秦峰后世有所耳闻,是三国后期的名将。
赵云急忙解释道:“郝昭为人雄壮,少年从军,屡立战功。王基年少有为,文武兼备。此二人皆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又通过了考核,所以臣才保举他们统领大秦之刃……”
奏折上有这二人的简历,秦峰这才知道二人早就在秦军之中,屡立战功,逐渐晋升上来。“不错,正需要这些年轻的将领。”秦峰同意了此事。
随后,军机处首辅、兵部尚书徐庶,在这一次的大朝会上,启奏了一件重大的事情,“皇上,六部选派了优秀的官员,前往氐族、羌族、草原匈奴、乌丸等族,支持他们的建设。然而……”
徐庶说的这些边族,在百官心中属于属国藩镇。当徐庶“然而”的时候,所有人的耳朵竖了起来。他们多少也能琢磨出一来一些,弘武皇帝如此大规模支持藩镇,这些藩镇强盛起来后,“老皇帝死了,造小皇帝的反!”
怕养虎为患。
徐庶就是这么想的,军机处的军师们也都是这么想的。秦峰民族大融合的理念让他们惊叹,但事到临头,没有具体的融合办法,所有军师十分担忧。
“皇上,同化这些人,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若是他们学习了大秦的知识,反过来对抗大秦……”徐庶说到这里,不敢再说下去了。
百官们清楚弘武皇帝有民族大融合的心愿,所以都悄悄看着,他们心里也是反对大规模支持边族,但不敢说。
宝座上的秦峰,殿中百官的表情一目了然,他微微皱眉。这的确也是一个问题,秦峰不能因为自己的一个理念开始实施,就将希望留在后辈再出一个明君在收尾,还需自己在位的时候,就将此事搞定。
那么该怎么办呢?
大殿中沉寂了下来。
秦峰遥望太和殿广场上飘扬的大秦国旗,福由心至,顿时一个念头冒出来后,立刻融会贯通,笑道:“户部尚书。”
荀攸听到叫自己,急忙出班,心里则是在嘀咕,徐庶大人说的这件事情,就目前的进展情况来说,可是跟户部没有什么关系的,“臣在!”
秦峰目视殿下的百官,道:“朕准备颁布一向新得法令:国籍法,以补充现有的户籍制度。”
户籍制度是一项基本的国家行政制度,古代户籍制度是与土地直接联系的,以家庭为本位的人口管理方式。我国的户籍制度始于周朝,至秦代初具规模。此后,经过三国至南北朝的整顿,到隋唐时期日趋完备和周密。历代朝廷用以稽查户口、征收赋税、调派徭役、维护统治秩序的制度。
“国籍法?”百官一时间有些蒙圈。
“敢问皇上,何为国籍法?”荀攸十分感兴趣的说道。心说皇上一定又琢磨出好东西来了,不知这国籍法有何好处,不过一定能够强盛我大秦。
百官也逐渐有了兴致,只因弘武皇帝每每道出世人所不知的事情后,就会是一次政治改革的飞跃。
正因为有了上古圣贤,类似三皇五帝、周公、孔子、这样的大贤,大贤们立下了一项项制度,这才有了如今华夏的繁荣。而在百官看来,千百年后,华夏终于又出现了一位圣贤,那就是弘武皇帝。
正因为弘武皇帝是圣贤大帝,所以才能想出所有人都想不出的规制,有了这些规制,便如同礼制等制度一样,会让华夏更加繁荣昌盛。
在百官仰慕的目光期待下,秦峰也找到了感觉,就在宝座上说道:“有国才有家,今后,大秦的百姓只有取得大秦的国籍,才能够取得大秦的户籍,才能够在大秦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百官闻言一愣,明白是明白了,但这个法令跟没有好像一样,这不符合弘武皇帝一向的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