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6页(2 / 2)

吱呀声中,门缝里露出秦峰发髻零散的脑袋,眼睛通红,无精打采的模样。

周仁过来人,立刻打趣道:“老弟,晚上不要折腾的太久,白日里会没有精神。”

秦峰打了个哈欠,心说若是真折腾,爷也愿意一天没精神。你们谁能够想到身边有一位绝世的大美女,不能动的难耐?我列里个去,硬挺了一夜,比折腾还累。

“洗漱一下,小老儿带先生去看看村里的良田。”

秦峰心说赶紧看看,然后全军撤退,回去就睡。

少顷,秦峰无精打采的走出了房间,身后辛宪英也是没有一点精神,啊哈哈打着哈欠,又急忙捂住小嘴。

简单喝了碗粥,两人便跟着周仁望村外走去。

秦峰兴起中帮周正扛着锄头,哼着小曲,依然是回到小时候在老家种地的状态当中了。

弘武皇帝竟然扛锄头,看把式熟练,真是匪夷所思。辛宪英拿出纸笔记录着,至于昨天晚上只有四个字“一夜好睡”。

当秦峰来到村外,万顷良田呈现在眼前的时候,他静静的站在了田边。

秋风吹过一望无际的田野,吹黄了谷子。金灿灿的谷穗,在金秋的风中笑弯了腰。谷浪滚滚,在这里,天地间只有一种色彩,汇聚成金色的海洋。

地里的农夫,黝黑发红的面庞爬满了笑容,那是劳动的甘甜和丰收的喜悦。不论多么艰辛,无论流了多少汗水,当饱满的谷穗映入眼帘的时候,农夫的心中唯有喜悦。

置身在其中,秦峰的心中只会有一种情绪,那就是丰收的喜悦。

而辛宪英大眼睛闪烁着欢快,金黄灿烂的田野,昭示着弘武元年的大丰收。

这个时期,还没有高产的玉米,北方秋季里丰收的是谷子,也就是粟,也就是小米。还有一种更加古老的称呼“稷”,遥远的时候,“稷”养育了中原的部落子民,估计跟“社稷”一词的由来也有很大的关系。

“禾山先生,您来的太是时候了,从今天开始,俺们周家庄就要收割秋粮了!”

“老村长,老村长,祠堂的祭礼已经准备好了,您快去吧!”

丰收祭,收割、尝新、入仓,朴实的农民都会举行相应的祭祀仪式。百姓们向祖先神灵祷告,祈求保佑农作物顺利收获,并预祝来年五谷丰收、人畜两旺。

秦峰挥舞着镰刀,收割着谷子,汗滴禾下土的时候,他早已经忘记了疲惫。身边,无论是庄稼汉,还是妇女老幼,皆是丰收的笑声。

“先生好把式!”农夫们赞扬着秦峰的收割的手段。

秦峰擦了擦汗,泥土染了一头,道:“记得小的时候,跟爷爷割麦子,一不留神就割到了小腿……”

“原来先生也是农家出身!”

“先生走遍江湖,一定会学有所成,将来一定是能成大事的人……”村民们毫不吝啬赞扬的朴实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