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0页(1 / 2)

庞统摸了摸朝天鼻,乐开了花。

这时,郭嘉突然说道:“徐庶军师,这是第三次,按照常理,大王一定会答应的。但是还需要做一些准备,您是否入宫觐见,先沟通一下?”

“郭嘉军师想的周到,你们继续准备,我这就去觐见秦王……”

第八百七十四章 造反了

秦王宫外,数以百万的百姓汇聚,帐篷铺天盖地,密密麻麻到处都是,高呼请求秦王登基的呼声不断。孩童们也来表达自己幼小心灵的念想,编成童谣:“伟大的领袖秦子进,是俺们的太阳,俺们就是禾苗,没有阳光的普照,就没有俺们的未来……”

呼声日夜不断,各路游学士子,纷纷用笔墨记录下这番盛况。真是旷古烁今,非三皇五帝时不能比。

当事人秦峰十分欣慰,心说自己励精图治,如今终于有了回报,有百姓的支持,还怕什么。

秦王宫,外宫上书房。

秦峰坐在王位上,一旁有红颜女史陪着,身边有总管德全带着几个小宦官随时准备伺候着。

这时候,徐庶走了进来,拜道:“大王。”

秦峰赐他平身,道:“元直,你找本王有何事?”

“是这样的……”

徐庶道出了第三次劝进的准备事项,并隐隐询问秦王是否会答应。

秦峰当然是要答应的,不过虽然是私下里商讨这件事情,秦峰也不愿在自己首席军师面前流露自己已经开始迫切的心情。并且,旁边还有一个小尾巴。若是被记录下来,被后世翻出自己密议登基,就不好了。

所以秦峰挤眉弄眼一番,示意旁边还有个起居注史官,并且十分不好招惹,铁笔无情。他示意之后,道:“此事不要再提……”

鬼使神差中,徐庶出宫的时候,也没有弄没明白秦王到底是啥意思。

“难道大王不愿意登基!”

就此,由于秦峰一时间没有讲明,军师们完全理解错了他心中的想法。

众人愁眉不展的时候。

老贾诩眼珠一转,醒悟过来,他就出了一个主意,他神秘的说道:“咱们如此如此,这般这般……一颗恒心两手准备,三日后咱们就请秦王登台,百万百姓面前,务必要让秦王登基,如何?”

“这恐怕不好吧?”正直的徐庶说道。

贾诩抚须道:“或许我们都理解错了,或许是大王爱惜羽毛,大王一定是认为时机没到。那么咱们作为臣子,就要为主分忧,担待更多一些,以便为我王创造一个时机,罪过老夫一力承当!”

庞统听到后,立刻不干了,心说你一力承当,那么后世史书就会说,贾诩的力争下,秦王终于答应登基。凭大王的英明神武,伟业一定盖过三皇五帝。到那时候,劝大王登基的就是大功臣,合着拥戴的功劳,全被你一个人得去了。这不行!

于是乎,军师们明白过来后,贾诩的主意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同。

贾诩很郁闷,心说你们背后总说老夫是老狐狸,老夫看你们也是狡猾狡猾滴。不行,老夫必然是要争拥戴的首功的。于是贾诩日思夜想,又想到一个好主意,谁都没说,准备到时候施展手段,史书一定大书特书,贤臣美名传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