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9页(1 / 2)

贾诩不理会徐庶要杀人的眼光,望秦峰一拜,道:“此女不是杨家的,乃是出身徐州杜家,杜家衰败,这才流落到了汉中。而杨家在汉中百多年,根本八竿子打不着一点关系!”

“哦!”秦峰立刻来了精神,心说果然不愧是贾诩,老谋深算。

“不是杨家的!”徐庶也多少松了一口气,他已经被昨日的百姓上诉搞的焦头烂额,根本没时间打探这些细节。若此女不是杨家的,事情就大有转变了。

秦峰也是松了口气,他还没来得及说话,徐庶又开始埋怨,“大王,您可不能学那曹操,您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天下产生影响,您应该为天下作出表率。再有,天家无私事,入室天家者,需要验明家室……”

忠心的徐庶一顿唠叨,只为秦峰好。

忠言逆耳,秦峰一直嘀咕着这句话,所以他没有生气,只怒该死的杨松,竟然拉爷下水,幸亏有老贾诩这里得到了消息。他又向贾诩望去,心说虽然有这消息,但这名声也是亏了。

真是乐极生悲。

谁知,贾诩突然又开口说话了,对众人道:“其实大王已经知道了杨家的事情,只因那杨家献城有功,就算有百姓告状,也不好轻易杀功臣。所以在杨家献出佳人的时候,我就对大王进言,应该将计就计,若是接纳了此女,再如此如此这般这般的话,杨家就罪加一等,就可以顺利的治罪平息民愤,又能彰显我王宽仁……”

秦峰一听,顿时愣住了,心说行啊,咱们什么时候商量过这计策?果然不愧是贾诩,这都能让你说圆满了,如此这般的话,孤王的名声就不亏了,接纳杜秀娘也是顺理成章。

贾诩机智,救君王与水火之中,秦峰大喜,连道:“不错,就是计策,我与文和商议,也是将计就计!”

徐庶立刻流露出无法置信的眼神。

第八百五十章 王者归来

贾诩的计策就是,以迷惑君王的名义加上祸害百姓,一罪抵功,一罪处罚,迷惑君王那可是杀头的大罪,无论如何杨家必死无疑。

“徐庶军师可以用迷惑君王的罪名处置他们,杨家想要找大王求情,可先斩后奏,名真言顺。”贾诩最后说道。

徐庶大吃一惊,心说如此处置也是不错。

秦峰背后幔帐中的辛宪英闻言亦是芳心乱动,“原来是计策……大王这才接纳了杜秀娘……”她这心里好受了一些。

徐庶又琢磨了一番,他也是看出了一些眉目,也不点破,心说这样一来所有的颜面都保住了。贾诩你还先斩后奏,真是够狠的。

有了解决的办法,秦峰悬着的心也跟着落了地,真不愧是贾诩,果真杀手锏。面上却是摇头叹息道:“本以为杨家献城,实乃忠义之士,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孤王差一点被他们蒙蔽,你们做的都很好。”

庞统这时也琢磨透了,心说你这老狐狸,本军师以后可要小心一些,别被你也先斩后奏了。

于是,徐庶亲自出马,收监杨松、杨昂、杨任治罪,三人就要求见秦峰说情。徐庶那里会让他们去见秦王,这边手起刀落,先斩后奏。

杨家鱼肉乡里,手中沾满了百姓的鲜血,知道在劫难逃,竟然还要拉秦峰下水,真是死有余辜。杨松三人就地处决,杨家的田地分给百姓。消息传来,一时间大快人心,百姓称颂秦王英明。

至于秦王纳杜秀娘的事情,乃是贾诩的计策,秦王也是勉强答应。明白前后经过的百姓,深知秦王处理杨家不易,只是暗骂贾诩不出好招。

贾诩立了大功,虽然背了黑锅,但十分得秦峰心思。

于是皆大欢喜。

秦峰未免再有差池,便先一步送杜秀娘回邺都。徐庶前番的进言,也是提醒了秦峰。所以秦峰没有让杜秀娘入秦王宫,只是在邺都找来了好大的宅子安置,赐名乐安府。这对杜秀娘来说已经是十分好的结果,所以她也没有怨言。一心想着服侍好秦王,将来怀上秦王骨肉,也就能够正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