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8页(1 / 2)

贾诩道:“我王说了,他可以接纳氐人成为华夏民族中的一员,氐人可以有自治区,氐人治理氐族自治区,高度自治。我王还会派出人员教导氐族知识,氐族有了灾难,我王会像赈济中原百姓一样,赈济氐族。从此,氐人会成为汉人一样昌盛的民族,我们就是华夏民族,我们共建华夏,共享繁华。”

“华夏民族中的一员?”阿贵也是有见识的,敏锐捕捉到了这关键的一句话。他几乎以为自己听出错了,而这绝对不会是真的,“不可能,不可能!”他大力摇头,“秦王接纳我们为华夏的一员,还让我们自治,这绝对不会是真的。”

一开始,就算贾诩也不认为是真的,但当秦峰将后世民族自治区的理论大致描述出来一些后,贾诩震惊了。若真如此,这些边族就将成为我华夏的臂助,诸民族团结到一起,从此再无战乱之忧,想不繁荣昌盛都不行。

这需要有一位海纳百川的君王,而前朝的历代君王,深受封建主义影响,从懂事的那一刻起,他们就是始终排斥,从来没有想到过成为一家人的可能。

“这是真的。”贾诩望着阿贵,眼神坚定,“只需我王一统天下,诸民族是一家。我王自出世以来的名望,我想氐王你也是知道的。又比如北面的羌族,已经答应了下来。”

秦峰的名望氐王当然如雷贯耳,他被贾诩一番言论震惊了,下意识道:“秦王仁义,自古汉人中从来没有这样的君王出现。”

贾诩趁热打铁道:“昔日炎黄中原乱战,最终不是合在了一起一家亲,这才有了如今中原的繁华。羌族,氐族皆是当年炎部落的一部。如今数千年过去,中原又有贤王出,我王便直如当年的黄帝一样,有包容天下万物之心。同样,氐王,这是您的一次契机。或许千百年后,您会被奉为氐族的炎帝。”

阿贵被这番言辞镇住了,他向强瑞望去。强瑞早就进入幻想状态了,嘀咕道:“有一日,氐族能够想汉人一样生活,不在受苦,大王,这不就是我们一直的梦想吗?”

阿贵琢磨了起来,首先秦王并没有要求氐族什么,其次秦王已经许下的承诺。最后,还是秦峰一直以来的宽德仁厚的名声起到了最终作用。在没有被要求任何条件的情况下,阿贵决定信任这位仁厚王者一次。

阿贵从坐位上起身,走到贾诩面前,躬身一礼,“本王是在向秦王行礼,贾诩先生,秦王是本王见到过的最仁厚的汉人帝王,本王相信秦王会履行诺言。同时,我族会全力帮助秦王。帮助秦王,就是帮助我们自己。”

贾诩暗里抹了把汗,没想到顺利的水到渠成。

学汉人知识,学汉人习俗,于汉人通婚,用不了几代,就会彻底汉化,那时候真的是一家亲。这一过程,就如同当时炎帝黄帝部落合并是一样的。这是后来贾诩想明白后的领悟,他立刻冒汗,心说我王的手段,便是三皇五帝也不容多让。

至此,氐王阿贵答应进入秦峰治下自治。能够如此顺利,前朝封建皇帝们也有贡献。他们四处搞护羌校尉,西戎校尉,西域都护府这类东西,其实建立这些东西也就是将边族拢入到了治下,控制他们,剥削他们。数百年来,边族已经习惯了这些。如今秦王连校尉部都没有,诚意自古一来不曾有,还实打实帮助边族们发展,像氐族这样就生活在汉族身边的民族,又怎能拒绝?

随后,氐王立刻举行了丰盛的酒宴,各部落头领得到这个消息后将信将疑,但若是真的便是美好的未来。所以他们同阿贵一样,也选择信任仁厚的秦王一次。

酒宴上,大家成一家人了,氐王阿贵就很尴尬,举杯道:“贾诩先生,马超将军,都是本王被那诸葛亮、吕布迷惑。秦王宽容,以德报怨,本王惭愧。本王知道秦王正在与诸葛亮那些人交战,但凡用得上本王的地方,但说无妨。”

贾诩正说要用这氐王,但一时找不到说话的机会,闻言大喜过望,心说诸葛亮,这次你小子死定了。让你见识见识老夫的厉害,叫你七万出川的大军全军覆没。

第八百三十四章 偷袭联军

秦王得到了边族的拥戴,此事顺利进行,多在一个态度问题。自古以来的君王,消灭边族的思想根深蒂固,满脑子都是打砸抢杀。也好在他们多年的打砸抢杀,边族也是害怕强大的中原力量。

所以,当拥有整个中原,拥有强大力量的秦王伸出橄榄枝后,氐族、羌族这样的边族,立刻归顺到了麾下。氐族也不傻,在他们看来,强大又仁厚的秦王的橄榄枝,那绝对比连自己人都剥削的刘备、吕布这些人的橄榄枝绿、新鲜,粗壮。

仁德之名,刀枪之力,思想理论,多重结合在一起,让贾诩一行十分顺利。同时,也让秦峰实行后世大团结的民族政策也很顺利。

建安十三年八月下旬,北原秦军大寨。

“好,太好了!”秦峰扬着贾诩的书信,面庞是说不出的欣慰,“氐族已经归顺,孤王的民族政策即将在这西北实现。徐庶,你马上传孤王的诏令到邺都,令荀彧立刻成立一个专门负责民族事务的部门,就叫民族事务部吧。孤王的民族政策,要立刻开始执行,从小到大,从少到多做出计划,一步一步的规划支援西北建设,北方草原上的诸民族。用文化,诚心同化他们,将来他们也是建设大华夏的一员……”

秦峰话语激昂,而徐庶等人敬服的记录着。

秦峰身后,红颜女史辛宪英亦是在记录着。她心中在想,这本该在庙堂上协商出的政策,没想到是在前线颁布出来的,真是世事难料。然而,这也证明秦王的睿智,一道闪念就是能够流传千古的政治理念。或许,秦王想要自己笑一笑的时候,就不要在冷冰冰的了。

一骑快马疾驰出营,带着秦王的命令和民族政策的理论奔向邺都的时候。秦峰也恢复了平静,道:“文和信中所说,欲意将计就计,你们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