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徐庶焦急,道:“没有史官,就无法让后世得知大王的言行,后世无法评价……”
秦峰心说你若是只记录贤明也就罢了,关键你事无巨细都要记录。你丫整个大男人跟着爷,啥事都要关注,爷的确是受不了。
“数英雄,论成败,自古谁能说明白?有道是江山图治垂青史,也难保后世骂名滚滚来。”秦峰假意笑道:“千秋功罪,孤王任凭后人说,你下去吧。”
“江山图治垂青史,也难保后世骂名滚滚来!”徐庶吃了一惊,拜道:“大王,此这般言论可比先贤,能为警示名言。若是没有起居史官,如何传于后世呀!请大王三思……”
秦峰心说这只是后世一句歌词而已,到你这里就成警世名言了,你还是不是顶级谋士了。再说了,爷已经十思八思了,此事是万万不可的。他便说道:“可以有朝廷史官,一样可以记录,孤王身边就免了吧。去吧去吧。”
“这怎么能一样呢!”徐庶见秦峰坚决,只好暂时告退。
……
邺都,皇宫紧邻军机处。
“快快!通知所有军师来我这里议事。”徐庶走进军机处。
军机处办事厅有数千平米,每一位军师都有一个独立的办公厅。此刻,每一办公厅内都有几十人,处理着秦峰治下九州的庞大事物。
众位军师放下了手头上的工作,便都去徐庶那里。
徐庶见人到齐,道:“诸位,大王不要起居史官。”
年轻的庞统最先说道:“这怎么行,若没有起居史官,如何让后世知道我王的贤明。”
随着秦峰治下九州的繁荣,荀彧已经完全从汉室中解脱了出来,摇头道:“这不行,我主乃不世出的圣主,若是没有起居史官,一大半的事迹就会被埋没。这对千秋万代,是有大损失的。”
荀攸、贾诩沉默不语。
沮授道:“此事可以再进言……”
田丰刚直,道:“主公已经进王位,王事就是天下事,怎能没有史官记录,我这就去找!”
徐庶急忙拦住,他环视一众同僚,便道:“这事情暂缓两日,诸位先去公务。”
徐庶是首席,众人也就告退。
“文和军师,您等一下。”徐庶最后叫住了贾诩。
众人都走了,徐庶又令侍从官员也离开,这才对贾诩说道:“文和先生,大王曾说这几件事,如此如此……我看其中有蹊跷,想来是大王拒绝的根本原因,您看呢?”
“如厕?侍寝?”贾诩一愣,又就点头道:“元直军师所言甚是,看来大王是不愿意让史官贴身跟着,并不是不愿意记录。”
徐庶严肃起来,拱手向天一礼道:“我王将来,必定是要正位九五的,不可没有为王时的记载。文和先生素有决断,您看应该怎么办?”
“实在是没有办法……”贾诩摇头道。
“想一个吧。”徐庶说道。
“想不起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