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页(1 / 2)

“子龙,你就这样写,朝廷将兵马大权交与我手,其他人都要受到节制……大致意思就是如此,你自己来措辞。”赵云写的一手好字,秦峰自来东汉就忙来忙去没工夫,也懒的去练小篆,所以就让赵云代笔。

赵云执笔,道:“主公,没有玺印,怎能成真。那吕布会因此就范?”

秦峰别的印没有,玉玺到真有一枚,并且货真价实汉献帝亲送,当然其中内幕就不足为外人到了。多亏汉献帝不知道具体情况,不然赔了皇后又折玉玺,非吐血三升而死。

待得赵云写完,秦峰就从锦盒内拿出玉玺,咔嚓一声就给盖了个戳。

“主公!”绕是赵云素来冷静之人,见那红戳上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四个篆字,也不免大惊失色。他简直无法相信,历来由天子掌握的传国玉玺,怎么会出现在主公手中。

秦峰念头转了转,就收了玉玺,缓缓正色道:“天下以乱,吾辈要以百姓为重,若是主公来日有所欠缺,子龙一定要提醒……”

赵云明辨是非,并不是死忠汉室之人,历来以秦峰为明主侍之。闻言又见玉玺,豪气顿生,行礼道:“云定当辅佐主公,匡扶天下!”

秦峰因此欣喜不已,武有赵云,许褚,张辽,并胡车儿,李典,乐进诸人,文有徐庶,田丰,荀彧军师三人组,大家都是忠义团结之士。后方大草原和亲安定,就剩下左右齐出,南下抢地盘了,真是最最有利的开局。

他想着这些,拿着圣旨回到了城头之上。

此刻日上三竿,日头厉害,吕布军早就士气全无,发蔫中霜打的茄子一般。

就算是武勇如吕布也没了精气神,见秦峰终于出现,他强打起精神,喝道:“秦子进!”

秦峰就在城头,将圣旨交给张辽,喝道:“放箭!”

“放箭!哪里放箭!快快对敌!”发蔫的吕布军顿时骚动。

吕布见自家士兵只因一句莫须有的放箭就乱了阵脚,十分羞怒。

然而也不能怪这些士兵,只因秦峰嗓门洪亮,士兵多闭目养神,受了惊吓所以才有此乱。为何闭目养神,只因郿坞只有一千守军,实在不足为惧,等待时间又长,难免瞌睡。

他尴尬的喝道:“慌什么!”

列阵的士兵也发现是会错意了,羞愧中急忙打起了精神。

就在此时一箭激射而来,一旁郝萌惊呼道:“主公小心!”

便见吕布猿臂轻舒稳稳接住,大惊小怪的望了郝萌一眼,心说就这箭,能射到我的头上!他见箭矢上有锦帛,就势取了下来,随意就将箭矢折断。

他疑惑秦子进为何不当面答话,飞箭传讯是做那般?便打开一看,见落款方正的玺印,顿时心里一惊,急忙仔细查看全部。

城头上的秦峰,见吕布已经打开了圣旨。就此在城头说道:“吕将军,你可要看仔细了。天子命我统领朝廷军队,我现在就命令你马上撤兵回长安,保护陛下的安全。”

吕布此刻也已经全看完了,他发誓不再屈居人下,即便是当今天子也不行。他就将圣旨掼在地上,喝道:“秦子进,你写的这是什么狗屁东西,本将军可看不明白!”

秦峰造这圣旨,就是为了用大义逼住吕布,从而拖延时间等待自家兵马到来。

怎奈吕布也看穿了他的想法,就此扔到地上不认账了。

这样的结果,秦峰可不想看到,他便报着能拖就拖的想法,就用洪亮的声音,亲自告知城下吕布军将士,道:“今有皇帝诏书在我这里,我拿给吕布将军看。谁料吕布将军口称深明大义忠于朝廷,竟然就将圣旨随意丢弃。此等行径,实乃乱臣贼子所为。”

秦峰说着脑筋一转,慷慨说道:“诸位兄弟,我等皆是大汉的子民。近日诛杀董卓,正是吾等报效国家,中兴汉室的时候。岂能跟随这等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人。秦峰不才,然朝廷让我统领朝廷兵马,我就要尽忠职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