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页(1 / 2)

此问正中秦峰下怀,他便笑道:“人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构成了各种各样的组织,组织构成了各种系统,比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各种不同的系统构成了人体。人的生长有赖于物质的供给,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吃饭的原因。进食可以让细胞得到营养物质,从而让我们体格强壮生长发育。”

“啊!”华佗一听就被震撼了。因为医术从来只有五行循环一说,华佗不禁暗道:“难道这个年轻人对中医有了新的定论。”

秦峰说的这些后世上过学的人的知道,但是对古人来说,却是一次飞跃式的突破,是对几千年中医理疗的重大冲击,华佗的震撼无法用言语表达。

秦峰知道,后世知识这就是自己在东汉立足的最大底牌,所以尽可能的忽悠完善一点,想了想说道:“人生病的原因分为两大类。第一,就是各种细菌和病毒的入侵,比如流行性感冒,就是风寒一些。”

“第二,就是日常生活方式,比如富贵人家大鱼大肉,就会高血压、糖尿病等。这是因为组成人体的各种系统,被不良的生活方式侵蚀,发生改变。导致系统远转失灵,人就会生病。所以我的理论,生命在于运动,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能够健康长寿……”

秦峰暗地里抹了一把汗,偷偷去看华佗表情,便感到自己没白掰话半天。

此时华佗已经目瞪口呆,他可是深通医术的大家,稍微印证一番便也知道秦峰说的十分有道理。“这……这……这年轻人的一番话,足够与中医理论的总纲相提并论。细细想来,堪比黄帝内经一般精辟。五行可谓他口中的系统,正邪二气莫不就是病毒与细菌。”华佗心里举一反三,立刻问道:“秦先生,你所说的细菌和病毒为何物?”

秦峰暗抹一把汗,心说这可如何给古人解释,硬着头皮说道:“自古以来有邪风入体生病一说,按照我的说话,这些东西也都是物质的一种。细菌和病毒也是一种物质,组成人体的细胞也是一种物质。细菌和病毒可以残害人体的细胞,从而破坏人体的系统,人就得病了。”

正气不足即邪气过盛。致病邪气与机体五行正气之间的盛衰变化,决定病机的虚或实,并影响疾病的发展变化及其转归。华佗回忆着中医的致病理论与秦峰所说相加印证,恍然大悟。五行正气就是系统,邪气就是病毒细菌。病毒细菌侵蚀系统,系统因为日常生活习惯会有强弱,弱的时候就生病,强了就病愈了。

“秦先生开创了医学新的理论,请教我……”华佗犹豫了一番,还是耐不住新医学知识的诱惑,行大礼道。

吾靠!爷也就会些理论,至于实践是一窍不通。不过秦峰可不会认怂,便拖延道:“元化先生过谦了,来日方长,我们今后可以慢慢探讨,对对,慢慢探讨。”

华佗很失望,不过想想也是,这可是新的学说。这秦子进可是开派祖师,哪里能够就轻易的教给自己。求拜秦峰这个年轻人为师,华佗暂时也拉不下老脸。这秦峰的嫂夫人病了……嗯,对,就这样。华佗便说道:“高顺夫人病重,如果能够就近的话,对治疗也会有好处的……”

秦峰眼前一亮,心说元化啊元化你果然深知爷的心思,高兴的说道:“秦峰跟元化先生想到一起去了,秦峰这宅内房间众多,一会就收拾一间出来给元化先生居住,你看可好?”

“甚是,甚是。”华佗急忙说道。

就此,华佗惦记着秦峰的理论,秦峰惦记着跟这难得的神医拉交情,将来有病也要有人看。一大一小两只狐狸,相视大笑。

此事告一段落,来日一早,秦峰有感身体单薄便制定了锻炼的方案,便早早起床开始跑步做些运动。正好跑到后院,便见华佗也是一早起来,在院中运动。时而成虎鹿之姿,时而又是猿鹤之状。

吾靠!难不成这就是五禽戏?这五禽戏就是华佗所创,可是原生态绝无改编。秦峰就跑了过去,笑道:“元化先生,看你这健身的姿势,动静具备有刚有柔、刚柔相济,不知是个什么名堂?”

“呵呵,这是某最近领悟的一套行功之法,按照秦先生所说那就是健身的法门,长期练习就能强健体魄。对了,就可以改善人体的系统循环,就能够少生病不生病。”华佗得意的说道。

吾靠!这小老头倒是现学现卖,昨天刚从我这里学的就还回来了。秦峰脸皮该厚的时候绝对不薄,笑道:“可否赐教?”

“呵呵,赐教不敢当,正要与秦先生相互印证一番。”华佗挤眉弄眼笑嘻嘻说道。暗道:“子进啊,你要是教给我,我就教给你。”

日,你要让我教你医术,可是爷我也不会啊。秦峰十分想学五禽戏,也好长命百岁享受古代大好生活。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便站定,脚下不丁不八,来了一个太极拳经典招式“野马分鬃”。

原来秦峰之前在戏剧学院的时候,早起老教授都成群结队打太极拳,看的多了他也能够记住一些,可是如今摆出一个造型后,一时间想不起后来。“吾靠,忘了!”顿时,保持“野马分鬃”姿态的秦峰,一滴汗水从他额头滑落。

华佗眼睛瞪的老大,心说这小子要干什么?偷学?就你这架势也是“白鹤晾翅”?

秦峰挤眉弄眼一番,硬着头皮保持着姿势。使劲想,终于想起来那么几招。缓缓练来,渐入佳境后又想起来十招八招,便来来回回就是这十几招。

起初华佗并不在意,但是细细看下来不免心惊。古人最好五行之术,尤其是学医的都懂得。华佗见秦峰的招式暗合五行之法,不免大吃一惊。心说这小子,从哪里学来的这套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