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8页(1 / 2)

在这片刻,钱谦益无法做出决定。

赵玉成不再多说,拱手告辞道:“这些话都是王爷想对你说的,这几天你好好想想,过几日他会再来找你。”

他前脚走出偏殿的门口,张秉因后脚就进来,招呼到:“钱大人,摄政王召见。”

钱谦益一边想着赵玉成刚才所说的话,一边随张秉因走出偏殿。这一切应该都是摄政王安排好的了。

出了偏殿走了没多远,一座稍有些气势的宫殿立在面前,这是钱谦益入摄政王府后见到的最高大的宫殿了。

张秉因在前引导道:“这是武定殿,摄政王正在里面。”

翟哲没有在书楼中接见钱谦益,武定殿是新修的,通常用在正式场合。毕竟是接见满清的使者,还要讲究些基本的礼仪。但他也不是大明的皇帝,无需用升朝礼。那位隆武帝,还是越少让他露面越好。

入殿的台阶两侧笔直站立了手持句型斧钺的武士,这些都是为了存托威严的装饰品。

钱谦益随张秉因走入宫殿。正前方的主座上坐了一个中年人,应该就是大明的摄政王了。

宫殿两侧站立了四个文士服侍的随从,都是五品以下的官服,没有他认识的朝臣。

“拜见摄政王!”他在下跪和不下跪之间斗争了片刻,最后还是决定站着说话。

翟哲也没在意,他不是皇帝,钱谦益不下跪谈不上辱没大明的尊严。他很和气的问道:“钱老来南京有几日了,没有四处看看?”

钱谦益呈上国书,道:“在下此来南京是为南北议和之事,刀兵一起,百姓流离失所,……”这些都是场面话,他烂熟于心,本还有几句更强硬的话,在他刚才与赵玉成一番对话后,自动删除了。

连议和的老底都被对方知道,这事没办法再谈下去。

张秉因接过来,呈给翟哲。

翟哲命他放在桌边,说:“钱侍郎是常熟人,我听说还有些家人在松江,这些日子可以在江南多走走。”他指着张秉因道:“张秉因是我的侍从,议和一事,你可与他商议。”

与钱谦益简短的会面后,翟哲回到书楼。

赵玉成与张秉因紧随其后。

大明的密探系统分为两部分。赵玉成接管了范永斗留在北方的势力后,在此基础上推进发展,目前主要负责打探清廷的各种消息。

季弘则负责监控大明内部以及军中武将,两人的管理的范围也没有非常明确,互有交叉。但大体上互不干涉对方的领域。

季弘对翟哲的忠心无需怀疑,而且他本人私德很好。但翟哲早已发现,赵玉成在密探上的本事要强于季弘。一个不择手段的人,当然会比季弘那样有忠义情节的人做事要果敢。

两人并肩站在翟哲面前,赵玉成上前一步,先开口道:“王爷,从北京城的传出来的消息来看,清廷上三旗与多尔衮势同水火,只要多尔衮大败一场,他要想镇住那几位旗主和贝勒,就必须要杀人了。”

“钱谦益会听话吗?”翟哲决定采用赵玉成献的计策,但他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赵玉成道:“他的家人都在松江。”

翟哲道:“漠东蒙古战败后,满清败局已定,我还无需用这样的手段来逼迫钱谦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