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人直接走入王府,不等门房通报,为首的太监用尖锐阴柔的声音高喊:“太后懿旨到,宣摄政王多尔衮入宫!”
多尔衮和圣母皇太后之间的传闻很多,若在平日,这样的懿旨难免会让人想入非非。
门卫不敢阻拦,飞奔入院内禀告。
不一会功夫,多尔衮从屋中走出来,他脸庞消瘦,双目如狼眼,盯着那个宣旨的太监看了半天。
太后从未给他宣过这样的旨意。
那太监是个汉人,被多尔衮的目光逼的低下头去,又想起临行前太后的嘱咐,重行抬起头,道:“太后懿旨到,宣摄政王多尔衮入宫!”声音比之前要小许多。
多尔衮眯着眼睛抬头看看天,片刻的犹豫之后,他迈步上前单膝跪地道:“微臣领旨!”
他还是北京城的主人,他还是大清的主人。但如果他不让步,他很快会变成孤家寡人。皇太极隐忍了十几年,为了大清的天下,没有对两白旗下狠手,他当然也能为大清的天下屈一次膝。
太监把圣旨交到他是手中,轻咳一声,讪笑道:“王爷,请吧!”他刚才那么做,是因为太后的吩咐,他可不想因此得罪大清的摄政王。
多尔衮收起懿旨,重复那两个字,“走吧!”
来宣旨的只有十几人,回皇宫的是一列三百人的骑兵,多尔衮如翟哲一样注意自己的安全。
多尔衮很久没有来皇宫了,准确的说,是从攻破大同之后。斩杀了姜镶,他回到北京后身体一直不好,对女人的欲望也没有之前那么强烈。
跟在太监身后,多尔衮走在熟悉的宫墙边,这是通往慈宁宫的道路。
走入慈宁宫,里面很安静。
没有太监,也没有宫女。他从前每次来这里也都是如此。
桃花正打着娇艳的花骨朵,还没到绽放的时刻。
从宫内里面走出一个更瘦弱的太监拦住二人,弯腰行礼道:“王爷,太后有请!”
多尔衮整理衣襟,大踏步往里面走去。
站在慈宁宫的正门,他看见了那个熟悉的身影。
太后身穿雍容的朝服,朝门而坐。多尔衮从未见过她这么庄严,神情微微一愣。原来,大玉儿不再年轻。
“王爷,你来了!”大玉儿指向身边的座椅,道:“坐吧!”她动作和言语很随意,可随意的很有尊严,凛然不可侵犯。
多尔衮不再如从前那样盛气凌人,在这一刻,他只想忘记从前那一幕幕荒诞的往事。
“王爷,这些日子,我一直在等着你来!”
“是吗?”多尔衮低下头。他不会误解太后的意思,她不是想念他,她是在等待他让步。这些日子,也只是这几天。
“王爷是有大智慧的人,大清能开辟今日宏图,没有人的功劳能比得上王爷,但是……”大玉儿语气一转,道:“但是,大清虽然还占据江北,形势已有些困难,汉人好像转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