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页(1 / 2)

“我若想独揽浙海贸易,欲从闽海郑氏口中中分一杯羹,依你看该如何经营?”

翟哲没想到自己的问话导致这样的后果。杨志高像看个白痴那样瞅着他,突然很后悔前面说了那些废话,翟哲在他眼里完全变成了狂妄自大的纨绔子弟。

“像郑芝龙那样成为浙江总兵?”翟哲自言自语。

“不是浙江总兵,是浙江防倭总兵。”杨志高拖长声调,若他的声音像条鞭子,那这一鞭子就像结结实实打在翟哲脸上。

“哦!”翟哲像是恍然大悟。

“不但要当上浙江防倭总兵,还要当上舟山参将,如此浙江海境才全在大人的掌控下。”杨志高声音尖利,他不是刻薄之人,但一向看不起凭借家族势力不知天高地厚的公子哥,翟哲在他眼中瞬间变成了这样的人。

翟哲没注意杨志高的口气,两浙、闽海、南直隶和赣山的地形在他脑中盘转。浙江防倭总兵驻地在宁波府定海卫,正好处于浙东之地,这一带山地众多,比起吴淞总兵和浙江总兵不算是肥差,麾下有水军也有步卒,原本不算他的首选。

想了好一阵,翟哲缓过神来,说:“眼下还不行,还需再等等。我想先请杨兄弟为我组建船队,短则一年,长则两年,我便要在浙海大展宏图。”

“你是何人?”杨志高这才惊醒,问出了自己本该一开始就问出来的话。

“在下翟哲!”

“卢督师下翟副将!”一声惊呼,台州偏海也听过卢督师的名字,这就是东林党在江南的声望。

离开茶山的时候,杨志高敞开棉衣,冬日里呼啸的海风不再那么寒冷。以他在海里的名声,如果有银子做本钱,只需一两月功夫便能组建一支船队。除了当海盗,他真没想到这辈子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翟哲能否当上浙江防倭总兵,他管不着,让他难以相信的是,翟哲竟然毫无保证的答应给他一万两银子做本钱。

第346章 久等的时刻

春天过去,括苍山上白头军扩展至近万人。左若率先期入浙东的步卒躲入金华府和台州府毗邻的天台山山脉。

翟哲在宁波府购买贫瘠的山田地产,逐步把太行山的部属迁入江南,只留下车风和萧之言的轻骑在江北。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这是当年学士朱升献给明太祖朱元璋的平定天下的良策,也是翟哲选择的战略。

在大明,武将若想摆脱朝廷的控制,保证有稳定的财政来源,唯有借助对外的贸易。北有蒙古,南有海贸。其他如田产、关税几乎全部掌握在官绅的手里。当在宣大镇失势丢掉大同副将之位后,翟哲不得不把目光投向江南。

即使要造反,在江南也比在中原要有前途的多,因为这里有足够的财力,否则当年高迎祥也不会那么期盼南下。

“浙东之地,民风彪悍,毗邻天下税赋重地,将是我蛰伏的地方,我会在这里等待天下大变。”走在春风和煦的西湖边,翟哲定下策略。他现在唯一能信的就是自己。

东林党和复社都将是他的垫脚石,乱世兵权才是根本,而他是打上东林党印记的总兵。那些文人现在如何瞧不起他,以后就会怎样反过来求他。

蛰伏的日子很寂寞,好在他还有两个夫人和儿子为伴。

崇祯十三年六月,大明首辅薛国观遭吴昌时弹劾罢职,再因收受贿赂被锦衣卫逮捕入狱,被皇帝赐死,继任首辅的是年过六十的范复粹。从上任首月起,范复粹便以年事已高为由请辞,京中已有启用周延儒的呼声。

衢州府处于浙江、江西和福建三省交界地,江南入闽唯一的一条道路正经过这里。因为衢州府的位置,这里孕育了大明鼎鼎有名的龙游商帮,与徽商、晋商比名声稍逊,但获取的财富一点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