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页(2 / 2)

翟哲“噌”的一声从座位上站起来,从柳全手中接过手抄的塘报。

“张献忠五月在谷城复叛,大败剿匪总督熊文灿,朝廷下旨免去了熊文灿总督职务,左良玉连降连战,兵部尚书杨嗣昌往襄阳亲自督师追剿流贼。”柳随风不等翟哲看完,在一旁细说。

“好了!”翟哲把塘报折叠起来,恨的牙痒痒的,“这该是杨贼最后一战,他必然是失败了!”

柳全也站起来,在一边不敢插话。

柳随风眉飞色舞,接着抛下一个重磅消息,“这几日,我听说了一个传闻。温体仁去年被罢免了内阁首辅之位,现任首辅薛国观是温党一脉,又不似温阁老圆滑,眼看不能长久。从前温阁老和周阁老就是死对头,眼下温体仁倒台,江南复社魁首张溥意欲与周阁老联合,上京中走动,推周阁老为首辅。”柳随风曾经也是风流倜傥的官宦子弟,棋琴书画无一不通,在江南这几日与复社名士交往如鱼得水,打探消息极为方便。

“是吗?”翟哲大喜过望,他明白这个消息意味着什么。若周延儒能当上首辅,他傍上这棵大树,莫说官复原职,就是升任总兵也是手到擒来。

柳全还站在一旁静听,他冰雪聪明的人,当然知道这些话背后隐藏的价值。翟哲竟然借助卢象升之死,有机会踏入朝堂之争。

“京中走动,必然要钱。”翟哲与柳随风对视一笑,就是砸锅卖铁,也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银子的事,这些年我家中还有些积蓄!”柳全终于插上一句话。

七月下旬,季弘与文莹护送乌兰顺运河到达杭州。乌兰的肚子已鼓的像个圆球,好在她自幼在草原骑马射箭,体格强健,初坐船的时候吐了几天,后来一直见识运河两岸的景色,心情转为舒畅,到达杭州时竟然精神焕发。

蒙古女人的性子爱憎分明,熟悉了其实很好相处。这一路在船上枯燥,她与文莹倒是相处甚欢,无聊时文莹教她各式女红。她的手指挽惯了弓箭拿起细小的针线来,笨拙的像个擀面杖,常常让船舱中笑声哄哄。

到了江南,乌兰才知道大同于杭州恰似归化于大同,繁荣拥挤的街道,南北商旅汇集在水门的船只让她目不暇接。西湖边的曲苑风荷、柳浪闻莺让她这个自幼在草原长大的女子心旷神怡。但再美的景色也挡不住她对爱人的思念,这一次她与翟哲分开太长时间了,期间发生的变故更是让她日夜揪心。

柳全早在杭州城外买了一座宅子,又请来丫鬟和稳婆伺候,小心待产。

翟哲一直到七月下旬才推掉堆积如山应酬,抽空赶回杭州。一路上行色匆匆,想着快要能见到乌兰,这些日子谋划的家国大事,全然抛在脑后。走近安静的院落,看乌兰顶着个大肚子坐在那里悠闲的怕打着蒲扇,两人只需对视一眼,所有的言语都显得多余。

第340章 讨官

从杭州往宜兴的官道上,两辆黑色马车不紧不慢的转动轮轴。

在江南水乡,很少能见到马车这种交通工具。那是达官贵人、富商子弟闲极无聊时的消遣物,携妓郊游时用来充脸面,摆排场时用的。这两辆马车一看便是新制,黑色的斗篷隐隐闪亮光泽,驾车的马匹均是四肢健壮,双目有神,一看便知不是普通拉货的驮马。

过往的行人忍不住多看一眼,有人眼神中掩饰不住羡慕,有人恨恨的土里吐上一口吐沫翟哲盘膝坐在第一辆马车里,拉车的马匹是他带过江的战马。

几个月间,他在江南的已经小有名声,但仅仅限于和卢象升有关联的人物,对跟自己没有关系的人物,他不会没事找事的露脸。人靠衣装,他不喜欢这种奢侈的装扮,但不这样,他根本无法挤进那个圈子。

周延儒很欣赏他,至少从表面上是如此,但当过大明首辅的人物,心思岂会被他一眼看透。

为了这次的密会,他放弃陪伴乌兰生产的计划,希望回去的时候还来的及。

从杭州到湖州府,马车顺着太湖边的堤岸行走,左侧窗外的水面笼罩在一层白雾中。一路行来,从湖州府到苏州府地界,两侧的水田中不像宜兴那般全是金黄色的稻田,竟然一大半全是桑树。太湖两侧是大明有名的鱼米之乡,湖州的丝绸天下闻名,种桑养蚕想必比种水稻收益要高上不少,但现在大明最需要的不是丝绸,而是粮食。

这些念头在脑中一闪而过,眼下连个落脚的地方还没有,像这些关系国运的大事不是翟哲能左右的。